首页 > 院校信息 > 正文

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全国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2025-05-20 03:09:16 | 焕发网

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全国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全国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全国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

Ⅰ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的专业设置

(五年制)
专业代码:100301
学制5年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病原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总外科手术学、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与医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 (五年制)
专业代码:100401学制5年。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病原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影像诊断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医学科室就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专业代码:100505
学制:5年。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正常人体解剖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急诊学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各类医院从事中医医疗、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 (五年制)
专业代码:100303学制:5年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病理解剖学、医学影像物理学、断层解剖学、诊断学、外总外科手术学、影像检查技术、影像设备学、放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CT诊断学、MRI诊断学、超声诊断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各类医院放射科、影像中心、医学院校从事医学影像诊断、放射治疗,以及医学影像教学、科研工作。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方向)
专业代码:110302
学制:4年。主要课程:正常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微观经济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卫生管理统计学、管理学基础、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卫生法学与监督学、卫生事业管理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各类医院、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医药公司、环保机构、社会保险及卫生行政部门等与医药相关的单位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临床药学方向)
专业代码:100801
学制:4年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药事管理。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到各类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各级综合性医院、药品检验机构、医药院校、药学研究机构、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工作。 专业代码:100304学制:4年
主要课程: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临床检验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及检验、临床免疫及检验、临床血液及检验、临床生化及检验。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血液中心、医学科研单位从事相应工作。另外,商品检验、环境保护、海关检疫试剂研制及营销等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人员也有一定需求。
生物技术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070402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高级生物化学、病原学、神经生物学、药学导论、分子免疫学、生物信息学、仪器分析与分析化学、分子流行病、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材料学、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环境监测与评价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验技术等工作。 (应用汉语方向)专业代码:050102

Ⅱ 考研一级学科的代码是什么意思

一级学科,包括以下2种提法:①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在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体系设置中,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

根据2011修订版,共设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110个一级学科。例如,理学下有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十余个一级学科。

②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它是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由国家科委与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该标准。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

根据2009修订版,共设5个门类(自然科学类、农业科学类、医药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58个一级学科。例如,自然科学类下有数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等八个一级学科。 焕发网

报考一个专业的时候,要看这个专业属于什么门类,也就是两位数的代码。

分为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一共12个学科门类。

两位代码下又分为四位数的一级学科,如02经济学下有0201经济学类,0202财政学类。

四位数的一级学科又分了很多二级学科。如0201经济学类下又有020101经济学,020102经济统计学。

(2)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扩展阅读:

学科分类:

共设5个门类、62个一级学科、748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并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且赋予代码的一种学科。

《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一级学科

Ⅲ 卫生中级职称考试报名

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考试。2010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2010年5月22、23、29、30日2010年度全科医学、临床医学(专业代码为026至084以及114)以及中药学初级(士)、初级(师)、中级(专业代码分别为002、014、091)、中医护理学初级(师)、中级(专业代码分别为016、098)的各专业“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4个科目的考试,均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中级(师)考试专业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027全科医学028全科医学(中医类)029内科学030心血管内科学031呼吸内科学032消化内科学033肾内科学034神经内科学035内分泌学036血液病学037结核病学038传染病学03 *** 湿与临床免疫学040职业病学041中医内科学042中西医结合内科学043普通外科学044骨外科学045胸心外科学046神经外科学047泌尿外科学048小儿外科学049烧伤外科学050整形外科学051中医外科学052中西医结合外科学053中医肛肠科学054中医骨伤学055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056妇产科学057中医妇科学058儿科学059中医儿科学060眼科学061中医眼科学062耳鼻咽喉科学063中医耳鼻喉科学064皮肤与性病学065中医皮肤与性病学066精神病学067肿瘤内科学068肿瘤外科学069肿瘤放射治疗学070放射医学071核医学072超声波医学073麻醉学074康复医学075推拿( *** )学076中医针灸学077病理学078临床医学检验学079口腔医学080口腔内科学081口腔颌面外科学082口腔修复学083口腔正畸学084疼痛学085重症医学086计划生育087疾病控制088公共卫生089职业卫生090妇幼保健091健康教育092药学093中药学094护理学095内科护理096外科护理097妇产科护理098儿科护理099社区护理100中医护理101口腔医学技术102放射医学技术103核医学技术104超声波医学技术105临床医学检验技术106病理学技术107康复医学治疗技术108营养109理化检验技术110微生物检验技术111消毒技术112心理治疗113心电学技术114肿瘤放射治疗技术115病案信息技术116输血技术

Ⅳ 武汉科技大学各个专业在湖北的代码是多少2011年的。

门类代码及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
01 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
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 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4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 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
0402 心理学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403 体育学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05 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 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3 新闻传播学 050301 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0504 艺术学 050401 艺术学
050402 音乐学
050403 美术学
050404 设计艺术学
050405 戏剧戏曲学
050406 电影学
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
050408 舞蹈学
06 历史学 0601 历史学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60103 历史地理学
060104 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060105 专门史
060106 中国古代史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060108 世界史
07 理学 0701 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 应用数学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2 物理学 070201 理论物理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70206 声学
070207 光学
070208 无线电物理
0703 化学 070301 无机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
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704 天文学 070401 天体物理
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0705 地理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
070502 人文地理学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6 大气科学 070601 气象学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7 海洋科学 070701 物理海洋学
070702 海洋化学
070703 海洋生物学
070704 海洋地质
0708 地球物理学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070802 空间物理学
0709 地质学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2 地球化学
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04 构造地质学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0710 生物学 071001 植物学
071002 动物学
071003 生理学
071004 水生生物学
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71007 遗传学
071008 发育生物学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1 生物物理学
071012 生态学
0711 系统科学 071101 系统理论
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
0712 科学技术史 071200 科学技术史
08 工学 0801 力学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80102 固体力学
080103 流体力学
080104 工程力学
0802 机械工程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 车辆工程
0803 光学工程 080300 光学工程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806 冶金工程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080602 钢铁冶金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1 工程热物理
080702 热能工程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0808 电气工程 080801 电机与电器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3 建筑学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
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0815 水利工程 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1 化学工程
081702 化学工艺
081703 生物化工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1803 地质工程
0819 矿业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2001 油气井工程
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
082003 油气储运工程
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 082101 纺织工程
08210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08210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082104 服装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082201 制浆造纸工程
082202 制糖工程
082203 发酵工程
082204 皮革化学与工程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23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82402 轮机工程
082403 水声工程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82501 飞行器设计
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
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082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082604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
082702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0828 农业工程 082801 农业机械化工程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
082803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0829 林业工程 082901 森林工程
082902 木材科学与技术
08290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01 环境科学
083002 环境工程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1 食品科学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9 农学 0901 作物学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0902 园艺学 090201 果树学
090202 蔬菜学
090203 茶学
0903 农业资源利用 090301 土壤学
090302 植物营养学
0904 植物保护 090401 植物病理学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090403 农药学
0905 畜牧学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90503 草业科学
090504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
0906 兽医学 090601 基础兽医学
090602 预防兽医学
090603 临床兽医学
0907 林学 090701 林木遗传育种
090702 森林培育
090703 森林保护学
090704 森林经理学
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0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8 水产 090801 水产养殖
090802 捕捞学
090803 渔业资源
10 医学 1001 基础医学 100101 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100102 免疫学
100103 病原生物学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05 法医学
100106 放射医学
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1002 临床医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02 儿科学
100203 老年医学
100204 神经病学
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09 护理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11 妇产科学
100212 眼科学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
100214 肿瘤学
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6 运动医学
100217 麻醉学
100218 急诊医学
1003 口腔医学 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
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0405 卫生毒理学
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
1005 中医学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100504 方剂学
100505 中医诊断学
100506 中医内科学
100507 中医外科学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100509 中医妇科学
100510 中医儿科学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
100512 针灸推拿学
100513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1006 中西医结合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1007 药学 100701 药物化学
100702 药剂学
100703 生药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6 药理学
1008 中药学 100800 中药学
11 军事学 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 110101 军事思想
110102 军事历史
1102 战略学 110201 军事战略学
110202 战争动员学
1103 战役学 110301 联合战役学
110302 军种战役学(含:第二炮兵战役学)
1104 战术学 110401 合同战术学
110402 兵种战术学
1105 军队指挥学 110501 作战指挥学
110502 军事运筹学
110503 军事通信学
110504 军事情报学
110505 密码学
110506 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
1106军制学 110601 军事组织编制学
110602 军队管理学
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 110700 军队政治工作学
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 110801 军事后勤学
110802 后方专业勤务
110803 军事装备学
12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120302 林业经济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4 社会保障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120501 图书馆学
120502 情报学
120503 档案学

Ⅳ 内蒙古医学院的专业代码

内蒙古医学院

学校全称:内蒙古医学院 院校代码:758 国标代码:10132

地 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号 邮政编码:010059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专业代码好像是通用的
给你个链接 自己查查//grs.zju.e.cn/service/xkdmxx.asp
一样的 不放心打电话过去问问

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全国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一、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软件工程主要研究计算机各类软件的构造、设计、开发方法、测试、维护等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设计模式等多方面,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常见的软件有:电子邮件、Office办公软件、设计软件PS、Windows操作系统、各类游戏等。
开设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等代数、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引论(C语言)、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需求与项目管理、软件设计实例分析等。
二、全国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0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
10335
浙江大学
A+
2
91002
国防科技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003
清华大学
A
5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6
10284
南京大学
A
7
10486
武汉大学
A
8
10056
天津大学
A-
9
10145
东北大学
A-
10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1
10247
同济大学
A-
12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10285
苏州大学
A-
14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5
10610
四川大学
A-
16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7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18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9
10013
北京邮电大学
B+
20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21
10183
吉林大学
B+
22
10246
复旦大学
B+
23
10286
东南大学
B+
2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25
10422
山东大学
B+
26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27
10611
重庆大学
B+
28
10614
电子科技大学
B+
29
10697
西北大学
B+
30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1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32
91004
陆军工程大学(原解放军理工大学)
B+
33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B
34
10055
南开大学
B
35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3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B
37
10293
南京邮电大学
B
38
10294
河海大学
B
39
10295
江南大学
B
40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41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42
10384
厦门大学
B
43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44
10459
郑州大学
B
45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46
10558
中山大学
B
47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48
91037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B
49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B-
50
10060
天津理工大学
B-
51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B-
52
10216
燕山大学
B-
53
10255
东华大学
B-
54
10280
上海大学
B-
55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56
10357
安徽大学
B-
57
10386
福州大学
B-
58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5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6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B-
61
10617
重庆邮电大学
B-
62
10635
西南大学
B-
63
10657
贵州大学
B-
64
10673
云南大学
B-
65
11258
大连大学
B-
66
11417
北京联合大学
B-
67
10058
天津工业大学
C+
68
10075
河北大学
C+
69
10108
山西大学
C+
70
10146
辽宁科技大学
C+
71
102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C+
72
10299
江苏大学
C+
73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
74
1033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C+
75
10338
浙江理工大学
C+
76
10406
南昌航空大学
C+
77
10593
广西大学
C+
78
1059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
79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C+
80
10755
新疆大学
C+
81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82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8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84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85
10150
大连交通大学
C
86
10151
大连海事大学
C
87
10186
长春理工大学
C
88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89
10385
华侨大学
C
90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91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92
10462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93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94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C
95
10530
湘潭大学
C
96
10555
南华大学
C
97
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C
98
10708
陕西科技大学
C
99
11065
青岛大学
C
100
11664
西安邮电大学
C
10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102
10126
内蒙古大学
C-
103
10212
黑龙江大学
C-
104
10289
江苏科技大学
C-
105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106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107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C-
108
10373
淮北师范大学
C-
109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C-
110
10447
聊城大学
C-
111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112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113
10623
西华大学
C-
114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C-
115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116
10710
长安大学
C-
117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以上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学术研究

焕发网(https://www.hf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学术研究的相关内容。

为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2011年,成立了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学院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四联集团、重庆渝德科技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重庆神州龙芯科技公司等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学院建设了数门各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各级各类的教改项目总数达到20项。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培养,狠抓实习基地建设。学院现有专业实验中心实验教学单位,还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光信息技术实验室、微电子技术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射频技术实验室;此外,还先后与重庆普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航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万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 科研项目
2007年至2012年,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66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愈4039万元。
截至2012年,主要承担的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立项时间 主要完成人 1. 基于拓扑马蹄的低维混沌不变集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9-01 李清都 2. 光脉冲驱动与全光纤检测的哥氏振动微陀螺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1-08 刘宇 3. 基于正Davio判决图的可逆逻辑综合理论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1-08 庞宇 4. 不对称体模回旋管高效准光模式变换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1-08 王斌 5. 基于异构计算的混合系统混沌判定及其转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1-08 李清都 6. 基于分形的MEMS动态测量理论及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12 罗元 7. 基于温度效应的光学薄膜吸收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01 郝宏刚 8. 混合系统的若干动力学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01 李清都 9. 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面向医疗物联网应用的RFID和BAN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011-07 林金朝 10. 智能康复系统中混合Camshift和Kalman滤波的单目视频跟踪算法研究 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010-09 罗元 11. 血液净化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研发 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009-09 林金朝 12. DAB数字多媒体广播接收机核心模块开发和生产 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009-07 王国裕 1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TD-SCDMA增强型多媒体手机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 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009-05 申敏 14. 国家支撑计划——LTE TDD终端基带科研样片研究开发 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009-01 申敏 1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TD-SCDMA增强型多媒体终端基带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 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009-01 申敏 16. 国家火炬计划——TD-SCDMA(LCR)手机基带芯片和无线模块 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006-09 申敏 17. 国家863计划——TD-SCDMA终端射频芯片开发 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005-07 陈明 专利发明 序号 专利名称 发明人 授权时间 1. 异构多机器人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 罗元(2) 2011-07 2. 一种产生多环绕线卷波的混沌电路及实现方法 罗小华(1) 2011-02 3. 基于微石英角速率传感器的随钻方位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刘宇(1) 2010-09 4. 仿生机器鱼无半径转弯的控制方法 罗元(2) 2010-07 5. Means for implementing a DAB receiver channel decoder 陆明莹(1) 2010-04 6. LED通用驱动电路 吴贵能(1) 2010-03 7. HARQ技术数据缓存的设计方法及其电路 毕敏(1) 2009-12 8. 一种下行同步导频时隙的搜索方法 申敏(2) 2009-12 9.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到无线定位多算法增强方法 罗元(2) 2009-11 10. HSDPA中16QAM定点解调方法 王茜竹(1) 2009-09 11. 一种用户终端小区初始搜索中实现码片级精确同步的方法 谭舒(1) 2009-08 12. TD-SCDMA系统中小区初始搜索时的精准接入方法 沈静(1) 2009-06 13. 一种复位值可控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 杨小勇(1) 2009-06 14. 一种降低大规模集成电路漏电功耗的设计方法 杨小勇(2) 2009-04 15. 移动通信系统中估计移动终端用户数的方法 申敏(1) 2008-05 16. 一种手机基带芯片的省电同步方法 杨小勇(1) 2007-10 17. 一种基于TD-SCDMA无线定位来波方向的估计方法 罗元(3) 2006-10 科技奖励
1. “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林金朝(2),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2-02
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刻蚀工艺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王巍、罗元等,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1-05
3. “振动角速率传感器研制及在无线随钻导向定位中的应用”,刘宇,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1-05
4. “血液净化系统系列监控技术及整机设备”,林金朝(2),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05
5.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林金朝,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03
6. “非线性系统复杂行为分析与控制”,李清都,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9-03
7. “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申敏(2),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8-12
8. “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接收机和基带芯片”,陆明莹、王国裕、张红升等,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03
9. “TD-SCDMA手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申敏(2),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7-03
10. “硅基MEMS设计与加工技术研究”,潘武(2),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03
11. “智能系统分析与控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李清都(6),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03
12. “暗能量的研究”,龚云贵、段昌奎等,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03
13. “通信系统中光WDM与光传输机理的研究”,毛幼菊、党明瑞等,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5-03
14. “混沌控制及其在通信理论中的应用”,杨晓松、周平、李清都等,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4-03
15. “通信-广播电视共网传输实用技术的研究”,毛幼菊等,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2-03
教材专著
专著 序号 专著名称 作者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时间 1. MIMO技术原理与应用 林云(1)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11 2. 固态振动陀螺与导航技术 刘宇(1) 中国宇航出版社 2010-09 3. 半导体器件完全指南 李秋俊(1) 科学出版社 2009-07 4. 移动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 罗元(2)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09 5. 混沌系统与混沌电路 李清都(2) 科学出版社 2007-08 6. 计算机网络中的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 徐昌彪(1)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01 7. 蓝牙协议及其源代码分析 林金朝(2)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09 教材 序号 教材名称 排名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习题指导 邹虹(1)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09 2. 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 张德民(2)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08 3. 射频通信电路 林云(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08 4. 数字信号处理 张德民(2)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2 5. AutoCAD 2008中文版机械制图实用教程 王巍(2)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08 6.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邹虹(1)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03 7. 信号与系统 何丰(2) 科学出版社 2008-02 8. 信号与系统分析 张德民(1)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09 9. 现代通信系统与信息网 张德民(2)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08 10. 通信光缆与电缆工程 张德民(2)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02 11. 电信传输原理 张德民(3)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08 12. 现代通信系统 张德民(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02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收类别:理工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集成电路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设计能力为目标,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方法,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EDA工具,熟悉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系统知识,可从事集成电路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教学、开发及应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子器件、模拟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应用、现代通信系统、通信集成电路设计、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FPGA设计导论、片上系统设计、数字系统仿真与验证等。
专业优势和特色:专业方向选择性大,从业口径宽;高水平科研项目为基础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平台;依托省级重点学科、重庆市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微电子工程中心,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毕业去向:可从事数字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开发、片上系统(SoC)、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消费类电子等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教学、科研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类)
培养目标:培养同时具备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能在包括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处理、传输、控制、显示等技术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电子信息系统从事相应研究、设计、教学、开发、应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且在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片上系统(SoC)设计、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等方向形成鲜明特色的高级科学与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与硬件描述语言、片上系统(SoC)设计、模拟及数字系统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无线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等。
专业优势和特色:(1)方向选择性大,从业口径宽。同时具备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知识。(2)师资力量雄厚。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及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有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电工电子“省部级示范实验中心”等基础和专业实践教学平台。(3)沿袭我校信息学科优势,在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片上系统(SoC)设计、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等方向上特色鲜明。(4)与全国电子信息类高科技企业有良好合作关系。
就业去向:电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及广播电视、遥控与遥测、雷达、声纳、电子对抗、测量、控制、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相关企业,从事通信与电子信息系统相关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同时也可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收类别:理工类)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内外行业发展,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良好半导体器件分析能力,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封装测试和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主要课程: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子器件、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现代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现代半导体工艺、半导体封装与测试技术等。
专业优势和特色:(1)国家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2)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与多个知名半导体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采用全新的“国际半导体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成熟。
就业去向:能在国内外半导体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半导体工艺研究、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及半导体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类)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够在无线传播环境分析和电磁兼容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研究开发型”和“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理基础、电路与电子、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以及通信课程等系列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无线传播分析以及电磁兼容技术系列课程等。
专业优势和特色:(1)国家特设专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学科。(2)具有“电子工程大类实验班”、“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专业科研训练计划”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3)侧重无线传播环境分析、电磁兼容技术、微波射频系统等特色,注重厚基础、强能力的研发型、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就业去向:通信、广播电视、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等信息产业和电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及天线系统制造等企业,从事无线传播环境分析、电磁兼容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等工作,也可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能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设计、制造和相应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在电路理论与系统、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等方向形成特色,并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相应器件及系统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数理基础、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与技术、通信基础系列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半导体物理及器件、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磁场与电磁波、可编程逻辑器件、模拟及数字系统设计等。
专业优势和特色:(1)校级品牌专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截至2012年为博士点建设学科),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良好条件。(2)师资力量雄厚。以重庆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实验中心、中央地方共建射频实验室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中心等为基础和专业实践教学平台。(3)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在电路理论与系统、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等领域特色鲜明。
就业去向:电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及广播电视、航空航天等企业,从事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研制、测控仪器软硬件设计和电子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类)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强化“光机电算”结合。可从事光通信系统设计及开发、光电系统及工程、通信工程、光电器件及信息处理、显示与照明及相关的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仪器仪表等领域的科研、开发、生产或管理工作的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理基础、基础光学、电路、计算机及通信系列课程,光电技术、光纤技术、光信息处理和显示与照明等系列专业课程,光电领域前沿技术课程。
专业优势和特色:(1)重庆市特色专业,重庆邮电大学品牌专业。(2)专业方向选择性大,从业口径宽,截至2012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3)拥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4)依托市级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专业实验室,与全国电子信息类高科技企业等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就业去向: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营运商、光机电设备制造商、以及显示与照明技术及相关领域内从事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攻读硕士学位或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本学科以电工理论为基础,突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相结合的前沿理论与技术研究。截至2012年,本学主要从事电子新技术及其应用、电工理论与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电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截至2012年,本学科在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出版专著10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承担十余项国家、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学进步奖多项,特别是在通信电子新技术等研究方面成绩显著。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现代电路理论及技术、现代信号处理、现代传感技术与系统、高等电磁场理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射频识别原理与系统设计等。
集成电路工程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包含了当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精密加工等技术的最新发展。集成电路高密度、小尺度、高性能的特点,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有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集成电路的应用涉及网络通信、计算系统、信息家电、汽车电子、控制仪表、生物电子等众多方面。设计并制造集成电路作为应用产品的核心,是现代电子系统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赢得竞争力的要求,同时也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改造的关键。
我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4、44、26研究所、四联集团、重邮信科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等国内外许多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在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专业聘请了具有丰富科研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科研院所及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导师,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型支撑。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半导体器件物理、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电路优化设计、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集成电路CAD、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微电子封装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VLSI数字信号处理等。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以光学为主的,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学等学科交叉与渗透的学科,包括激光技术、光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电子和光子技术、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成像技术、光电测量、光纤光学、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学科分支,成为现代光学产业和光电子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学科拥有一支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依托工信部和重庆市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光电子技术及应用、光纤通信系统、光电材料与器件以及红外成像与图像处理技术等领域已经形成稳定的、特色鲜明的学术方向,2009年至2012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横向项目等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50余篇。
本学科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激光物理与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光纤通信原理、高等光学、集成光学、数字成像技术、机器视觉、光纤传感与检测技术、非线性光学、微机电系统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本学科和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共同构成我校电子信息大类的主干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在学科方向、学术团队、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发展。
本学科拥有重庆市重点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微电子工程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光纤通信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截至2012年,本学科已经在微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材料、器件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及应用和通信与测控中的电路系统与电磁理论等方向上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截至2012年,先后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项目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近五年发表论文52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49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1项,特别是微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团队参与的“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半导体材料研究团队完成的“稀土体系光谱的理论研究”项目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同时,本学科还获国家级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近五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99人,授予硕士学位156人,并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半导体器件物理、晶体管原理、高等电磁场理论、光波导理论、光通信新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非线性电路与系统、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非线性系统的混沌与控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波电路等。 截至2014年,在职教职工9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讲师42人;专业教师中,25人具有博士学位,46人具有硕士学位;博士生导师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2001年以来,教师共发表论文552篇,其中186篇被SCI收录、EI、ISTP收录;共承担包括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8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专利4项;教师中4人次获省部级先进个人。围绕“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省部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截至2014年已经在光纤通信技术、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的研发、DAB/DMB技术、纳米光电子材料的理论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

以上就是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全国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焕发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焕发网:www.hfkaoy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全国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排名)”相关推荐
土木工程学科代码 沈阳大学代码及专业代码
土木工程学科代码 沈阳大学代码及专业代码

土木工程学科代码土木工程学科不同情况下代码不同,作为一级学科代码是0814;专业代码是081001;专业硕士学位领域代码是085901。一级学科代码:在学科分类体系中,土木工程作为工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代码为0814。比如重庆交通大学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里,土木工程的学科代码都是0814。其下包含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结构工程(08140

2025-05-14 21:35:10
长春工程学院专业代码 考研常识: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3)?
长春工程学院专业代码 考研常识: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3)?

有没有关于网站设计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关于网络工程的专业,也有关于多媒体艺术设计的专业,也有平面设计专业。第一个是属于工科的,第二个是跨学科(工科和艺术边缘学科),第三个是艺术类。网站设计的全部工作(文案设计除外)这三个专业都包括了,但专门做网页的专业,还真没有。没有,(077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属有一个子专业叫做(077403)计算机应用技术,其中和网络建设最近的专业方向有:(0

2025-05-19 08:31:25
华北理工大学专业代码 考研常识: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3)?
华北理工大学专业代码 考研常识: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3)?

华北理工大学专业代码华北理工大学专业名称及代码: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冶金工程080600、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080700、材料工程085204、材料工程085204、冶金工程085205、冶金工程085205、动力工程085206、动力工程085206、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1、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0、安全科学与工程083700、测绘工程085215、地质工程085

2025-05-12 20:30:13
2022软科大学专业排名(软件工程考研院校排名)
2022软科大学专业排名(软件工程考研院校排名)

2022软科大学专业排名2022软科大学专业排名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浙江大学5、武汉大学6、南京大学7、复旦大学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中国人民大学11、天津大学12、西安交通大学13、吉林大学14、山东大学15、中山大学16、南开大学17、哈

2023-11-15 19:18:53
安徽科技学院专业代码在哪找 山东中医药大学专业代码
安徽科技学院专业代码在哪找 山东中医药大学专业代码

厦门理工学院专业代码厦门理工学院专业代码如下:厦门理工学院是中国的一所本科院校,拥有众多专业供学生选择。每个专业都有对应的代码,用于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学科领域。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厦门理工学院专业代码以及对应的专业名称:1、08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6——软件工程;0812——网络工程;0815——信息安全;0901——电子信息工程;0902——通信工程;09

2025-05-17 12:19:56
东北大学专业代码 中国计量大学专业代码
东北大学专业代码 中国计量大学专业代码

东北大学专业代码东北大学各专业代码是:010101哲学、020101经济学、020301k金融学、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030101k法学、030503思想政治教育、04020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50102汉语言、050201英语、050202俄语、050203德语、050207日语、050301新闻学、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070202应用物理学

2025-05-14 04:47:52
中国计量大学专业代码 青岛大学各专业代码
中国计量大学专业代码 青岛大学各专业代码

中国计量大学专业代码中国计量大学专业代码如下:金融工程专业代码(02030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代码:(020401);法学专V代码(030101K);知识产机专代码(030102T);汉语言文学专代码(050101);英语专业代码(050201)等。其他专业代码如下:广告学专业代码(05030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代码(070101);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代码(07

2025-05-14 06:50:29
湖南科技大学专业代码 考研常识: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3)?
湖南科技大学专业代码 考研常识: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3)?

湖南科技大学专业代码湖南科技大学专业代码:43011找得好辛苦!;p=8b2a9415d9c50af005ae8a2a5f&user=baidu学校代码校区代码院系代码院系名称43011-湖南科技大学0001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43011-湖南科技大学0002土木工程学院43011-湖南科技大学0003机电工程学院43011-湖南科技大学0004信息与电气工程学

2025-05-14 1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