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03:40:13 | 焕发网
焕发网(https://www.hf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毕业后考研和出国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内容。
议大家结合实际做好对比,毕竟两者各有利弊,下面我们来看下这两种读研方式究竟有哪些不同?
一:所需花费
国内:虽然大部分改革高校都采取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但总起来讲还是变相地使读研成本大幅上升。部分大学的自费研究生收费情况发现,一般的年学费在6000元-10000元,像北语是9000元/年,武汉大学是11000元/年,浙大10000元/年,人大15000元/年……如果一个月生活费等日常开支按800元/月计算的话,一年的总花费保守估计也大约在2万元左右,在上海、北京、广州等高消费地区,这个数据还要更高。
考研期间的所需花费例如参加辅导班,买各种辅导材料,一般在2000元左右就能搞定,如果考外地高校的研究生,一般需要到校听一些专业课,或者联系导师等,这部分费用无法具体计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国外:出国读研的费用根据留学国家的不同有很大差别!总起来讲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走高使留学费用大幅“跳水”,工薪家庭留学不再是梦想。比如:德国目前对国际学生还可继续享受同国民一样免学费的待遇,留学生只需负担自己的生活费就可以;如果去法国公立院校就读,3年总花费(学费+生活费)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韩国首尔地区一年总花费大约5万元人民币,韩国政府和韩国各大公司财团有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奖学金政策,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甚至可以获得学费全免的优厚待遇;俄罗斯读研的性价比非常高,一般每年在5-7万元人民币;到荷兰读硕士的费用学费加生活费每年总共10-13万人民币左右;澳洲读研的费用现在仅为12-18万左右;新西兰的留学费用也降低到了8年前的水平;原来一向被认为最贵的英国和美国,如今情况也有很大变化,在英国读研的总体花费缩水了三分之一;美元的汇率虽然没有降低很多,但由于经济不景气、物价下降,在美留学的生活费相应的有所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打工是几乎每个留学生都有的经历,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在周围同学都积极争取打工机会的大环境下,留学生们也会在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上或者在社会上找到合适自己的打工机会,会减轻不小经济上的压力。
二:所需时间
国内:学制2-3年,以3年居多。
国外:国外研究生学制一般是1-2年,对大多数学习应用型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1-2年课程设置非常紧凑丰富,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浪费。能早1-2年就业,无疑将比同龄人领先一步。 焕发网
三:成功难度
国内:一般的考生从大三开始专注于考研的考前准备,有些学生则一入校就开始做准备了。虽然目前复试权重在逐渐加大,不过笔试分数依然是必过的第一关,依然是“一考定终身”的模式。
国外:国外读研一般都是申请制,只要具备本科学位,都可以申请。对语言要求很明确,英语系国家至少要有雅思、托福、GRE的成绩,去小语种国家也有考级要求,或者必须要读够一定学时的语言,具备这个国家的语言基础。如果没有语言成绩,就需要到国外读半年到一年的语言,这项花费不菲。海外大学比较注重本科阶段的平均绩点成绩,一般好一点的国外大学要求中国重点大学的学生的平均绩点是3.0,也就是平均每一门功课的成绩是80分以上,非重点大学的学生的绩点是3.5以上,也就是平均成绩在88分以上。如果你能在国内考取211工程院校的研究生,那么你就有能力申请到世界排名前一百的“牛校”,这绝对不是空想。
四:所获能力
国内:研究生培养“一锅烩”在我国高校已是不争的事实,扩招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学设施匮乏,学生多了,老师相对少了,研究生只好上大课,大课堂剥夺了研究生说话的时间和权利,很难进一步随堂发问、质疑甚至批评,这与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已经背道而驰。《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2005~2006)》显示,56.9%的硕士生导师和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的质量在下降。刚刚评上的教授、副教授就开始带博士、带硕士,一个导师带十多个博士、几十个硕士绝不是个别现象,导师不认识学生已属正常。导师自己是“有方向,没思想”,“有文章,少创意”,对学科前沿成果、发展趋势若明若暗。以其昏昏,如何能带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生呢?
国外:师生比与学校培养的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先来看一组数据,哈佛大学学生18273人,教师2278人;斯坦福大学学生13354人,教师1325人;普林斯顿大学学生6294人,教师822人;康奈尔大学学生18240人,教师1617人……世界大学排名、诺贝尔奖得主、科研经费储备、教授科研成果发表等考量参数,国内外院校更是天差地别。国外的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了很高的水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更高的含金量。
五:职业竞争力
国内:在不少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时候,让其中一部分继续留在大学里深造,暂时把就业问题回避,等形势好转再让他们就业,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事实是,用人单位已经越来越理智,能用高职生的绝不用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的绝不用硕士生,国内研究生培养体制下制造出来的只是披着高学历外衣的“毛胚”,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使这些“毛胚精英”无用武之地,不上不下的尴尬状况在近几年不会得到根本改善,甚至将更恶劣。
国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任何一个国家的就业都不乐观,失业率也在攀升中,但两年后就业肯定会比眼下的环境要好一些。同时,为吸引人才目前很多国家的移民政策也更加放宽了。比如现在在德国毕业工作3年就可以申请长期居住、工作5年就可以申请移民;英国给毕业的留学生也放宽了工作签证的时间,由1年增加到2年,工作满5年也可以申请移民。
如果选择回国就业,含金量高的洋文凭肯定要比土文凭有更多优待(看一些银行、电视台包括公务员的招聘条件就知道了),就是北大、清华的研究生可能也得排在你之后。抛开文凭不说,起码可以过了当地的语言关,在国内做对外贸易中的翻译,文化交流或牵线搭桥的工作,无疑是有优势的。
网页链接
以上就是焕发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焕发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焕发网:www.hfkaoyan.com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浙江的招生计划1、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自动化类专业在浙江2022年高考综
中国计量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中国计量大学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中国计量大学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中国计量大学在浙江的招生计划1、中国计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浙江2022年高考综合招生计划人数为120人;2、中国计量大学微电子科学
中国计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 从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获悉,中国计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已公布,如下:中国计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 2023中国计量大学各专业考研分数线历年研究生复试线中国计量大学2023各专业考研分数线已经公布:专业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复试分数线315分、法律(法学)专业
985大学毕业考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的研究生好吗整体较好。这所学校是一个有特色的、很专业的学校,在计量检校等研究方面略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中国计量大学成立于1978年,岁建校不算太久,但是改了不少名字,从最初的杭州计量学校到杭州计量专科学校,直到现在的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地处杭州,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的环境很美,日月湖很漂亮,空的时候坐在湖边欣赏风景也是很不错的。学校附近就有地铁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简介东海之滨,钱塘江畔,坐落着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高等学校——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1999年经浙江省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设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新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紧邻母体中国计量大学,校园占地500余亩,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生机勃发。作为一所朝气蓬勃的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始终致力
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方式?北京理工大学非全日制授课方式主要有周末班和集中班两种。两种方式均以面授教学为主,学员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校上课学习。其中周末班通常是在周六、日+平时晚上进行授课,或者是仅周六、日学习;集中班是每个月集中授课1次,每次4天(周四至周日),讲授1门课程。具体的上课情况还以学校规定为准。学校非全日制研究生修业年限一般是2年,学员须按要求完成全部培养项
中国计量大学简介中国计量大学是我国计量、标准、质量和检验检疫领域唯一的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7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学校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亿元,纸质图书230万册。现有5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文学
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专业考研数学考数几数学一,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专业考研数学是考数学一这样子的一个科目,并且在光学工程里面主要是分为了四个研究方向,第一个是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第二个是光纤传感与光通信技术,第三个是光电材料与器件,第四个是激光与光电子器件。而且在这四个方向里面都是考数学一这样子的一个科目,并且他作为一个全日制的研究生,学制就是三年,然后具体的一个招生数量的话,整体里面是
2024-03-24 12:16:41
2024-07-21 22:19:42
2023-12-28 04:32:00
2024-04-18 00:47:24
2024-03-21 17:14:15
2024-09-13 0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