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2 10:37:43 | 焕发网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Lijiang Colleg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LJC;学校代码:13641)创建于2001年5月,2007年10月整体迁入位于桂林市雁山大学城内的新校园。学校是一所经教育部确认、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现由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益勤商贸有限公司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联合举办,从事非营利公益性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独立校园,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招生、独立组织和管理教学、独立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
学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坐落在漓江之滨、雁山大学城内,东向与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隔路相望,比邻桂林旅游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桂林分校)、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及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校园规划占地近1000亩,已投入使用536亩,校舍建筑面积21.5789万平方米,资产总值5.31亿元;建有多媒体教室86间、实验实训室72间、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81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8.59万多册,中外文期刊400种,电子资源电子期刊约6000种,远程包库使用电子图书约150万种,本地镜像电子图书10万种,包库使用学术视频约16万集(篇),已购买CNKI全文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超星电子图书、超星学术视频,VERS维普考试资源系统,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等电子资源;建有球类馆、塑胶跑道田径场、风雨田径棚等各类现代体育运动设施,校园网络基本实现了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全覆盖。
学校依托“省部共建”广西师范大学的优势,立足桂林、融入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主动适应广西“三大定位”(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战略支点、“一路一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和桂林市加快建成“国际旅游胜地”的需求,加强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设有中文系、外语系、经济政法系、管理系、音乐与教育系、艺术设计系、理工系、体育系、社会科学基础部等9个教学系(部),开设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42个,其中常年招生专业35个左右。专业学科以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为主体、以教师教育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为辅助,初步形成了“一轴两翼”结构格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从2015年起在广西区内实行本科第二批次录取,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2012年1月,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截止2016年7月,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11届共21600名合格毕业生。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居广西同类高校前列,2015届毕业生初次和一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0%和92.26%,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2015年度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专任教师230多人,兼课专任教师110人,外聘专任教师近400人,专职党政教辅人员(含辅导员)220多人。专职专任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31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150多人,“双师双能型”教师83人,外籍、台湾籍教师6人;有广西高校首批“卓越学者”1人,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2人,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人选24人,广西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人选4人,西部地区高校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人选3人,广西民办高校“优秀教师”15人,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人选2人;广西高校各本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6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及项目结项通讯评审专家1人,广西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专家1人,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桂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人,广西中国语言文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1人,广西师范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广西师范大学及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学校紧紧围绕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建有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1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建设)平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自治区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以及广西民办高校重点专业5个。近五年来,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教改课题13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广西哲社规划项目8项、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38项;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焕发网
创办十六年来,学校一直秉持“向学向善,自律自强”的校训精神,解放思想,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彰显,逐步成为广西民办高等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文化建设奖”“广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卫生优秀学校”“广西优秀民办高等学校”“2015年度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连续数年入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百强,2016年名列武书连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综合实力”第52名和“教师创新能力”第28名。
当前,全校师生正以昂扬的姿态、实干的精神,加快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为在“十三五”末实现“两个建成”(全面建成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基本建成区域先进、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定位目标而努力奋斗!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以上就是江西师范大学好不好 江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焕发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焕发网:www.hfkaoyan.com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简介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位于江西省国家级赣江新区核心区、鄱阳湖之滨、庐山南麓的共青城市科教城。学院占地面积8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书香、人本、青春、绿色”气息的美丽读书校园。学院创办于2001年5月,隶属江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秉承江西师范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学院孕育了“质量立校,人才兴校
江苏师范大学简介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的苏南军区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第一任校长。1956年学校暂名“江苏省中学师资训练班”(无锡师范专科学校筹备处),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50多年来,数代接续,薪火相传,厚积薄发,培养和输送了数万名教学骨干和技术人才。学校所在地江西省鹰潭市,是华东重要交通枢纽,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举世闻名的铜都,道风浸染,人文鼎盛,工业发达。学校师范教育办学历史悠久,校史肇始于1960年创办的上清师范学校。50多年来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简介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位于江西省国家级赣江新区核心区、鄱阳湖之滨、庐山南麓的共青城市科教城。学院占地面积8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书香、人本、青春、绿色”气息的美丽读书校园。学院创办于2001年5月,隶属江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秉承江西师范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学院孕育了“质量立校,人才兴校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简介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首批独立学院,是以全新机制和模式办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招计划。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学士学位证书。西北师大知行学院,春风化雨英姿勃发。学院坐落于兰州市安宁
陕西师范大学简介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
山西师范大学简介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尧都临汾市,是培养山西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建校近60年来,学校不断上层次、上水平,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培养体系完备、办学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800余人,研究生3400余人;设有24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
广西师范大学简介广西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355人,全日制本科生26831人,硕士生6386人,博士生171人,各类留学生近1600人,成人教育学生16000多人。经过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文理学科均名列全国百强、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的综合性大学。
2024-12-16 04:01:08
2024-12-18 10:13:35
2024-12-02 08:21:06
2024-12-02 01:05:51
2024-12-09 18:55:45
2024-03-07 1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