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1 00:54:12 | 焕发网
中央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最近两年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算是大变革时代,我一战的时候,文学院把选做题变为了必做,于是基础薄弱的我死在了文学基础上;二战的时候文学院改为大综合,于是我又学了语言学(作为一个跨考生的无奈)。在这两次考研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考中央民族大学这样的名校,一需要冒很大的风险,比如二战这一年,如果过不了中央民族大学的院线(345分),那也没有了调剂的后路;二是要在考卷上尽量表现你的深广度,并且尽可能不留遗憾,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而且中央民族大学最近两年的判卷标准越发严苛,那么我们得做哪些工作才能直面最严苛的评卷标准呢?私以为我们平时得从细节上尽善尽美,提高对自己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不留遗憾,拼尽全力迎接最后的大考。下面我分析一下我在学习过程中从细节上做了什么,以及我从别的优秀的朋友那里学到的,并经自身检验有效的学习方法:
基本信息:x学姐
专业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初试400+,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一、我为什么想读研?
当时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而且很想去大城市看一看,对文学也有兴趣,所以就选择了考研(没什么雄心壮志)。
二、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众所周知,考研与高考等考试完全不一样,你只能报考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如果选的学校和专业出现了偏差,那么你这半年的努力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如果你觉得我还可以参加调剂啊,那我想说你把调剂想的太简单了。调剂的过程要比你备考还要煎熬,具体过程我们放在下边去说。选一个好的学校和专业是你成功上岸的第一步,那么如何选择一呢?我觉得你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问问自己想去哪个地方 焕发网
以我为例,作为一个北方孩子,我想离家近一点,所以我放弃了所有的南方的学校。接下来,我还要考虑未来的就业,作为河北人,我很希望的后代可以不再经历“衡水模式”,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和天津,因为这样有更大的机会留在读研的城市。接下来我就考虑了自己的爱好,我是一个音乐剧的忠实爱好者,那么我希望在读书的期间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到现场表演,所以北京无疑是我最好的选择。
2.看看自己的实力
我认为这是上岸的重要一步。还是以我为例,首先,我本科是一个普通的二本,那么在起步上我就没有那么占优势,所以我要选择一个不会非985/211/省重点不要的高校,这个信息最简单的来源就是看看你们自己的学姐学长有没有考上的案例,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很大概率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也把目标锁定在了之前学姐们考上的几所院校之中。
其次,在专业的选择上,我认为跨专业和只想读本专业的区别不大,主要是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我的本科阶段,我发现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能比同学更快,但是英美文学的考研需要考我非常不擅长的日语。如果我只坚持考这个专业那么我很大概率会失败,所以我转换了方向,在文学领域不仅有外国语言文学,还有中国语言文学,于是我在中国语言文学的大类中搜索到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专业。在看过它的简介后,我明白了这就是我想要的专业,它可以让我既研究文学,还能发挥我英语专业的优势,同时准备英语一能让我多一些时间来准备专业课。就这样,我跨考了。
接下来,我在之前圈定的几所学校的网站上挨个搜索是否有这个专业,重合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央民族大学。而且我很幸运,我的直系学姐也正好考上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于是,我就这样确定了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3.想想自己的目标
我之所以把它放在最后是因为人的想法不同,有些同学非985/211不考,即便失败也要再来一遍。相比之下,我的想法就比较简单,同样的努力,我想一次就上岸。我也很佩服那些能越挫越勇的考生,但是我做不到,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我蹦一蹦能够得到的学校。如果想去一些非常好的学校但是又达不到,其实迂回战术也是可以的。
当敲定了学校和专业之后,你就要开始着手准备考试了。
我们院极为开放,老师们都特别nice,没有第一学历学校的歧视、没有专业的歧视,非常保护一志愿考生,给的分比较高(政治、英语是北京统一判卷所以学校没办法参与),题目也都是只要认真复习都能有话说的难度,其实不难,但是看语言的组织和文章的视野及观点(不看对错的那种)。有自己的期刊,毕业时基本上人均一篇见刊文章。毕业的学姐学长有在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等高校继续深造的,也有公考上岸的,还有考编、国企上岸的。还有自己组织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自己院的学生基本上都可以去。经常组织讲座和读书会,还能见到很多大牛。
三、备考建议
1、准备部分(7月-9月开学前)
从公共课的角度来说,这个阶段你需要准备各种材料。我的个人建议还是最好能跟着上一上课,尤其是政治这一科,一直都是卷得非常厉害。尤其是某些地区,例如北京啊什么的,公共课压分还是蛮严重的,所以你如果公共课能好一点,专业课的压力相对就会小一点,毕竟是按照总分进面的。
政治部分:首先是梳理出整体的框架,什么题对应什么部分知识点一定要搞清楚,可以记不住完全的内容,但是一定要能在做题的时候精准的定位。这个时候我一般是用三个小时,也就是接近一上午的时间来梳理,最后我形成了自己的一本政治参考书,为接下来的做题打好了基础。
英语部分:虽然我是英语专业的,但是考研英语一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它的题量非常大,尤其是占最大分值的阅读部分,多是来源于英语报纸或者杂志。我的做法是直接刷真题(基础不好的或者单词量不大的不要学!!!!),从真题里学单词和固定搭配,抄在纸上,利用早上的时间背,我没有给自己规定要背多少,以为我不是一个记忆里很好的人,我只要求自己背1小时,更注重质量,第二天还要复习。我做真题的时候是掐时间做的,比如说阅读要60分钟完成,我就先设定到70分钟,然后再到65分钟,然后60分钟,最后到55分钟,这样考场上即便有突发状况也能应付。在这个阶段,可以不做套题,但要坚持做题保证手感。我大概一天会花1-2小时准备(不算背单词的时间),完全取决于那天的题怎么样。
专业课部分:和政治一样,准备好参考书和真题之后,就要开始梳理结构了。但是和政治不同,我先研究了一下两门专业课的真题,按照题型的方式去准备自己的笔记。例如外国文学史第一道题是作品和作者的匹配,那么我就会把我在外国文学史里边看过的所有作品都抄下来,后边对应上作者,然后利用空余的时间反复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至于答题结构我们可以放在下一个阶段。我当时的安排是一、三、五整理外国文学史,二、四、六准备比较文学原理,周日休息。一次是3-4个小时,取决于我当天的状态。
2、积淀部分(9月开学-11月中旬)
这段日子非常关键,因为你不仅要背下来,还得能用到考试之中。这个时候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方法差别就不是那么大了,可以大致分为背诵记忆部分和实战应用部分。
背诵记忆部分的关键是理解(英语单词除外),无论是什么理解是YYDS。我尝试过一种方法我觉得比较有效,就是给自己讲课,你能给自己讲明白,你也就记住了。以古希腊文学为例,我如果想记住它的文学特点,我就要知道创作背景和有哪些作品,然后试图用这些已有的东西给自己讲明白为什么古希腊的文学有这样的特点和有什么特点。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你构建自己答题框架的过程,慢慢你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答题风格,随着题不断变动,并不显得死板。
所谓的实战应用就是做题,公共课刷题要全面,不能只做客观不做主观,而且主观题也不能只写关键词,不然真的考试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关键词,就是拓展不出来,真的很难受(我的亲身经历)。作文要背模板,要把模板运用到笔头上。专业课这时候就要做真题来练手了,做好的真题你可以找你们学校的老师,可以找学姐学长(如果能联系的上的话),一定要别人给你看看,哪怕指出来逻辑错误也是可以的。而且这个时候,要逐渐学会按照真题的样式给自己出题了,比如某次考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那么下次会不会考英国现实主义的特点呢?或者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呢?你要自己慢慢总结出能考的考点和大概的答案。
3、冲刺部分
(11月中旬-考前,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个阶段的公共课会有各种的模拟卷,你只需要做到几件事:第一,每天做题,保持手感;第二,查漏补缺,为时未晚;第三,政治背大题答案,英语继续背范本作文;第四,控制好做题时间,可以稍微往前提一点,让真正的考试显得时间更充裕。
这个时间的专业课要回归到参考书和你自己总结的可能会考的考点,把这些题做出完整的答案,越充足越好。同时可以看看导师的论文,学一学老师的写作方式和框架,最好是最新的论文,也许能用上。还有,例如我们学校喜欢考象征主义诗歌,可以多看几个,然后练笔,不是为了赌题,而是为了习惯写文学评论的思维。
其实通过文字篇幅你就可以看出来,真正的大量的工作其实是在前期和中期就必须要完成了,后期其实是一个反复内化、熟练的过程。我也遇到过之前非常努力,但是最后一个月却放弃的人。我不知道她现在是否会后悔,但是我很庆幸我能坚持下来。所以最后我想谈一谈心态。
我当时能用到的参考书不多,除了官网给出的参考书目,什么都没有用到。但是在上了研究生之后,我发现只有这些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觉得还要有一些补充的书目:童庆炳的文学理论(版本不重要)、陈太胜的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这两本比较重要,最好再加一本中国文论的书(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看因为占得分值很少)。
四、其他建议
(一)备考心态
行百里者半九十,古人的智慧到现在也在适用。考研是一场马拉松,从选学校开始,你就踏上了这条跑道,你不知道前边等着你的是悬崖还是鲜花,但是你又必须全力以赴,因为人最不能浪费的就是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经历过迷茫:我看着有的同学选择了工作,看着有的同学在宿舍睡懒觉,我也动摇过,但是我既然选了,就必须坚持下来。我也焦虑过:当舍友早起比我更早出门背英语时,当我看着别的同学踩着关门点回来时,我也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但是我发现单纯效仿别人只会让我自己更压抑的时候,我选择了按照自己的方式备考,我最后站在了终点,她没能坚持到最后。所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前我也紧张过,甚至到了惊恐发作的地步,但是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不断鼓励我,我也知道自己准备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这一刻,所以我赢了。
(二)零零碎碎
1.备考环境:尽量选在你最舒服的地方,比如说我喜欢在教室或者咖啡厅学习;
2.有个研友很重要:可以鼓励你一起向上的那种,最好是同一学校但是不同专业的那种;
3.适当放松:弦绷得太紧,会断,而且接不上。
五、最后的叮嘱
我的考研路好像不似别人那般跌宕起伏,轰轰烈烈,仿佛没有熬夜奋战,没有起早贪黑。但是我觉得这段路却是我人生目前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第一次知道了原来不知道结果的坚持也可以让我甘之如饴。我也期待有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上岸,迎来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焕发网(https://www.hf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MAP考研院线+复试方案公布!复试常见问题解答!的相关内容。
北师大2024年应用心理专硕MAP的复试信息已正式公布,复试将在3月22日至24日(本周五至周日)进行。相较于往年的分数线,有显著变化:咨询方向复试线提升至395分,比去年增长了25分,竞争更加激烈;UX和BAC方向保持在370分,与去年持平;人力资源和大数据方向仍执行国家线,但不失为进入北师大的好机会;教育方向分数线为360分,比去年上涨10分,仍处于机会期。2023年会计专硕国家分数线2023年会计专硕国家分数线197分。2023年3月10日,2023年考研国家线公布。学术学位类中,文学类分数线最高,A类考生分数线总分为363分,单科分别为54分、81分;B类考生分数线总分为353分,单科分别51分、77分;专业学位类中,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分数线最高,A类考生总分要求为363分,B类考生分数线为353分。考研国家线定义:
厦门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401分。根据查询厦门大学官网信息显示,2023年厦大考研录取分数线为401分,2022年录取分数线为355分。厦门大学简称厦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厦门大学考研录取名单厦门大学各院系专业2022年硕士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表拟录取名单中,大家可以
考研各个学校分数线考研部分学校分数线如下,具体的进入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中心查询即可。1、清华大学:理学380分、文学370分、医学310分。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
跨专业考研难度真的很大吗考研本不容易,跨专业跨院校考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如果决定跨专业考研,考生就需要加倍努力,选好目标,准备好资料,做好规划。蝴蝶飞不飞的过沧海,还看你有多努力。下面从三个方面(难度、目标、注意事项)详细和大家谈谈关于跨专业考研的事。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很多同学跨专业考研的时候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跨专业考研的难度。你在原来大学里所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沉淀了多少基础,你要选择
考北大研究生很难吗考取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极为不易,这背后有诸多原因。首先,北大的校内保研比例较高,同时,全国众多高校的学生也通过保研机制进入北大,导致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获取名额的竞争异常激烈。其次,作为国内顶尖学府,北大吸引了大量考生,初试分数线本身就相当高,实际录取分数线通常会远超基本分数线。以学硕为例,总分为500分,其中英语和政治各占100分,专业课和数学各占150分。对于文科专业,至少
学长我很想考东南大学的研究生东大研究生很难考吗第一部分:东南大学法学院简介: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东南大学法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最早源于1928年中央大学法学院。自2000年起先后获批宪
幼师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幼师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如下:1、学历:拥有符合国家教育部认可的本科毕业证书,或者同等学力的证明。通常情况下,需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儿童发展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2、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幼教管理工作经验。通常要求申请者在幼儿园、托儿所、儿童活动中心等机构从事过幼师、教育管理等相关职位工作。3、资格证书: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证》或者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其实没有所谓的固定答案,可能觉得简单,也可能觉得难考。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不难考,主要在于报名考生的复习掌握与应用程度。如果报名自主划线学校的考生在备考期间,充分的备考、复习,熟练掌握考点,通过训练、模拟等提升运用知识点能力,以便能够考取好成绩。因此考生会觉得自主划线学校比较好考。但,如果报名考生在备考期间,并没有充分学习、复习等,
2024-12-22 10:06:44
2024-03-07 18:04:15
2024-12-29 10:53:29
2024-12-19 22:47:28
2024-12-01 08:19:55
2024-11-11 08: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