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考资讯 > 正文

为什么研究生招收中推免的越来越多了,而且有的高校甚至过半

2024-11-18 10:50:49 | 焕发网

今天焕发网小编整理了为什么研究生招收中推免的越来越多了,而且有的高校甚至过半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研究生招收中推免的越来越多了,而且有的高校甚至过半

为什么研究生招收中推免的越来越多了,而且有的高校甚至过半

研究生招收推免生的频率日益增加,部分高校甚至超过半数的研究生通过推荐免试入学。这一趋势的形成,源于推免生在学术研究能力及生源质量上的显著优势。

相比之下,考研生群体来源广泛,涵盖普通一本、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专业素养往往参差不齐,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考研的初试准备中。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些学校本身即以考研为主要目标,这一现象显得颇为荒谬。此外,考研生的群体中,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考研,主要是出于逃避现实或跟风心理,而非对学术研究的热忱。

学术研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推免生往往在学术研究方面拥有更为扎实的基础和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因此,他们更有可能成为未来学术界的中坚力量。与此相比,考研生在学术研究的热情和投入度上可能存在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质量。

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推免生通常来自学术氛围浓厚、教育资源丰富的高校,他们具备更优秀的学术背景和学习习惯。相比之下,考研生的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本科教育质量的影响,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学术研究上的起点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推免生在学术研究能力和生源质量上的优势,促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倾向于招收推免生。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为培养具有扎实学术基础和广阔研究视野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什么研究生招收中推免的越来越多了,而且有的高校甚至过半

大学研究生推免比例

大学研究生推免名额的确定如下: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分别以48.36%和36.11%的推免率紧随其后,复旦以30.39%排名第四,全国只有这四所大学的推免率超过了30%。接下来依次是: 焕发网

上海交通大学(27.92%)、

南京大学(26.53%)、

西安交通大学(25.74%)、

南开大学(24.77%)、

中国农业大学(24.09%)、

浙江大学(24.04%)、

华中科技大学(23.87%)、

同济大学(23.17%)、

西北工业大学(22.49%)、

中国人民大学(22.40%)、

哈尔滨工业大学(22.19%)、

武汉大学(21.57%)、

天津大学(21.09%)、

北京科技大学(20.42%)、

厦门大学(20.21%)、

北京师范大学(20.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以上为所有超过20%的学校。

各高校每年的推免名额,都是由教育部按计划分配的。教育部曾下发过相关文件,介绍推免名额的分配原则:

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其他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2%确定。

往年考研各高校推免比例

清华推免率全国最高

从全国范围来看,清华大学以58.14%的推免率高居榜首,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一所推免率超过50%的高校,这意味着清华超过半数的本科生,能得到推免的机会。

为什么研究生招收中推免的越来越多了,而且有的高校甚至过半

为什么研究生招生不再限制推免生比例

焕发网(https://www.hf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研究生招生不再限制推免生比例的相关内容。

研究生推免名额的生源有两类,及本校本科生和其他学校推荐的学生,二者共同分享固定的推免名额。2006年,教育部曾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的推免名额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一般为5%。同时,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接收本校推免生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推免生总数的65%。

留校限额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学校生源“近亲繁殖,避免走关系。然而,这也使得不少高校很难从校外或通过国家研究生考试招收优秀学生。这在国内顶尖大学尤为常见,有的时候,硕士生的素质还比不上本校的本科生。

放松限制可能会让高校拥有更优质的生源,但也会导致一些不公平现象。一方面,地方高校将很难招到国内一流大学的本科生,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学生也很难获得到国内顶尖大学深造的机会。

以上,就是焕发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什么研究生招收中推免的越来越多了,而且有的高校甚至过半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焕发网:www.hfkaoy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什么研究生招收中推免的越来越多了,而且有的高校甚至过半”相关推荐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免考MBA?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免考MBA?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免考MBA?第一个原因是报考人员不需要熬夜复习备考。免联考MBA因为没有设置入学前的联考考试,所以为报考的在职人员节省了很多用于复习备考的时间,很多报考需要参加全国联考MBA的人员需要考两三年才能考上,有的人甚至考了很多年都没有成功,这是很浪费时间的。而免联考MBA的话只要报考人员满足条件,那么就可以入学。第二个原因是免联考MBA的学制比较短。免联考MBA的学制是比

2024-11-11 16:07:1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在职人选择考研?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在职人选择考研?

在职人员考研究生被抓后果研究生招生考试作弊的后果,处理办法规定:(1)考生违纪取消其该科成绩;考生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的各科成绩无效,自考考生作弊视情节轻重可同时停考或延迟毕业1-3年,延迟期间考试成绩无效。(2)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追究

2024-06-08 17:48:01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职考研?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职考研?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职考研?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职考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学历和证书也是越来越看重。很多的在职人员为了发展以及公司内的晋升而选择了在职考研,这是正确的。相比较多种学习方式,在职考研更加灵活且通过考试会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那么,可能会有人想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职考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职考研受国家重视在前几年,在职教育向来都是不被看好的,

2024-06-09 09:20:42
为什么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专硕比学硕好考
为什么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专硕比学硕好考

一般考研学硕多还是专硕多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学硕与专硕是两种主要的培养模式。两者在考试科目与培养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影响着它们的招生情况。对于学硕与专硕的考试内容,学硕的政治、数学和英语科目由国家统一命题,而专业课则由招生学校自行设定。相比之下,专硕的所有考试科目均由国家统一命题,这种设定使得专硕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硕与专硕的培养目标也各有侧重。学硕以理论研究为主,

2024-12-10 15:47:40
为什么西财研究生考研分数线越来越高
为什么西财研究生考研分数线越来越高

为什么西财研究生考研分数线越来越高1、因为学生考的分数越来越高,当然和试题难度系数也有关;2、报考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故学校要提高分数线招更好的学生;3、有可能是学校想要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因有些人认为分数线越高学校越好;4、也有可能是这个专业(提高分数线的这个专业)要的学生少,故要提高分数线。西财会计在职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是多少?现在经济迅速发展,很多行业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都

2024-08-17 21:28:56
为什么农学研究生国家线越来越低
为什么农学研究生国家线越来越低

为什么农学研究生国家线越来越低农学研究生国家线越来越底,是因为农业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人囗众多百姓的粮袋子、菜篮子、副食品等等都需要从农牧业发展中来,国家对农业有特别的扶持政策,农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有一部分从事农牧业工作,而大多数人毕业后都更想进入高薪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更加专业化的工作,不愿意接触农牧业,再一个就是从事农业的工作比较苦,所以考农学的人少了。低于国家线能上研究生吗不能

2024-11-26 10:43:46
考研的人数是不是越来越多了?(23年考研情况)
考研的人数是不是越来越多了?(23年考研情况)

考研的人数是不是越来越多了?无论参加哪种考试,都希望试卷题简单一点儿,自己的竞争对手少一点儿。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考试除了中高考、公务员(事业编)考之外就是研究生考试了。有多少人希望借着考研,为自己高考失利扳回一局。可是由于近几年就业压力大,考研人数急剧增多,考研的竞争压力也愈演愈烈,成功考研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每当研考结束之后,一些考生总会总结出“今年是最近几年最难的一年”的结论,其实他们

2024-12-04 16:23:47
研究生为什么会缩招甚至停招?
研究生为什么会缩招甚至停招?

研究生为什么会缩招甚至停招?近年来,有关高校学术硕士研究生(学硕)招生规模的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高校宣布“缩招甚至停招”学硕项目,这引发了许多人对研究生教育未来的担忧,甚至有人担心研究生也将面临分流。然而,笔者认为学硕缩招并不一定意味着研究生也要分流,此举更多是出于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考量和产业需求的变化。首先,学硕缩招是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护。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

2023-12-25 12:43:20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