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21:46:12 | 焕发网
大连理工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研经验分享
非常开心能够以这样的一行标题来总结我的考研历程,终于能够有资格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经验。作为一名双非三跨985的二战考生,我在考研这条路上也是走得磕磕绊绊,希望我走过的坑能成为你的警示灯,照亮你前行的路。
跨专业的初衷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分析、解释数据,以提取信息、建立模型并进行推断和预测,为寻求规律和作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门科学。本专业的特色在于:能紧紧抓住本学科国际前沿中的重要方向和课题,协力攻关,理论研究基础扎实、雄厚;实用研究能针对工农业生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不断拓宽、更新研究领域,并注重统计的模拟与计算。
我的本科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一般人会误以为我是学医的,但其实我的专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科专业。在本科期间我学习的课程稍微有一点杂乱,医学、数学、编程和物理都有涉及到。每次期末的时候,医学类需要背诵的东西繁多,常常令我头昏脑涨,出人意料的是,我在复习中发现了新的乐趣,那就是计算,当我发现我算得越多就算得越快越准时,奇妙的火花开始在我脑海里乍现,我问自己,难不成数学才是我的特长所在?
等到考研时,我更加陷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中。那时,几乎所有考研的同学选择的都是本专业,当我脑子里冒出跨专业的三个字是,我的第一感觉是我要出名了,如此标新立异的选择肯定会让他们吃惊的。现在回想起那时的想法,不禁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可笑,无畏亦无知。严格的来说,我是没有资格跨考数学专业的,我没有学过数分和高代,加之那时我的目标主要定在专硕,所以我并没有考虑跨考学术性的数学。
选择应用统计基于两个理由:一是我有编程的基础,这在研究生期间能为我带来一点优势;二是专业课的内容我在本科期间学过,两点一综合,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 考研大军中。
二、目标院校选择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坐落于大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主要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4月的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截至2020年1月,学校设有大连凌水、开发区、盘锦等三个校区;设有6个学部,1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共开设88个本科专业;拥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职工4082人,博士生4737人,硕士生13171人,本科生25611人。
一般来说专硕的学费是比较贵的,并且有的学校专硕没有奖学金,就应用统计来说,北京、上海大部分高校的学费基本都在两万以上,我的两次考研目标院校的学费都是每年8000元,在我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当然了,这是我等平凡人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土豪同学请随意。在我了解的高校中,大连理工是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公布报考人数,复试分数不过夜,基本没听过歧视双非的情况。在大家择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信息的收集,今年初某211大学文学院被爆出专业课恶意压分,这很可能导致许多同学连国家线都过不了,一年的努力付之一炬,对于有此类"前科”的大学一定要慎重选择。
应统一直是跨考者甚多的专业,单看大连理工公布的报考人数也是逐年递增。2017年报考75人,录取40人,复试分数线330分;2018年考227人,录取44人,复试分数线369分;2019年报考173人,录取47人,复试分数线384 分。2020年报考人数暂未公布,录取49人,复试分数线357分,拟录取中初试最低分365分。
大家可以看到,报考人数在2018年剧增,这可能是导致2019年报考人数下降的原因,许多人看到报考人数这么多就望而却步了,同时,2019年各大高校的应统复试分数线都奇高,上海某些高校甚至复试分数线在400以上,这导致后期高分调剂生数量增加,亲历过2019年应用统计调剂的考生一定对此有印象。在择校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定位,经过一年的复习你自己差不多能达到什么水平,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不要妄自菲薄,同样的,天赋型选手也不是随处可见,切勿好高鹫远。
二、专业课难度及参考资料
观看近几年的大工考研真题,题型以计算为主,难度处于中等。值得一提的是,官网指定参考书为贾俊平的《统计学》和王晓光的《数理统计学》,但是经过多届考生的总结,真题的风格和茹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风格相近,甚至时有原题,在滕素珍的《数理统计》中也能找到真题的影子。考研真题与官网参考书目不十分匹配的情况并不少见,大家要多和考过的学长学姐沟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建议同学们还是以茹诗松和滕素珍这两本书的课后习题为主,至少做2-3遍。在后期可以进行一下模拟,实际上真题的计算量不小,可能你会做但是来不及,加上考试时紧张的气氛,按计算器偶尔会有手误,因此模拟是十分必要的。
四、考研初试科目
政治:推荐徐涛老师和他的资料(核心考案+优题库),真题库可买可不买,他的公众号会带着你做一部分真题。有人说徐涛的课和肖秀荣的资料绝配,对比我有一点不一样的看法。一战时我就是那样混搭使用的,学的很别扭,别扭在徐涛有时讲的方法和习题的不匹配,对于错的习题我还是希望听一下老师的讲解,肖1000题配的那个老师讲的课我吸收不好,看了两节就放弃了,最后就是对着答案学的。二战用的全套徐涛,他的刷题班我真的喜欢,节奏非常棒,会不断带着你重复他的思路,我今年选择应该能得40分。他的公众号在后期会有一个三十天的背书活动,老师的公众号做的也非常棒,每天去吃饭的路上听着他的录音,在心里默背,效果也很好。总而言之,非常推荐徐涛老师。 焕发网
英语:自我感觉2020的英语二难于2019年的,主要表现在单词上,我两次考研一共用过三本单词书,恋恋有词(朱伟)、真题词汇分频速记宝典和词汇的逻辑,总结下来就是背单词真的不需要太多花样,只需要两样原材料:掌握基础的词根词缀+每天持之以恒的背背。重点在每天,即使到了考研的倒数几天我也在背单词,不同的是背的是近十年真题上出现过的高频词汇。说到真题,它绝对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资料,推荐一下黄皮书,这本书的讲解非常详尽,可以适应各个水平的考生。我建议大家做真题的重点放在阅读上,阅读强力推荐唐迟老师,他的书一般,但是讲课的能力在我心里是top级别的,如果大家做真题时遇到一篇你自己觉得比较难的阅读,自己理解不了,还可以去看他对应的真题课,不长,一个视频大约在二十分钟左右。最后介绍一下作文,2020考研的大小作文我都写过、背过,所以作文这一关过的还是比较轻松的。
建议大家还是以真题为准,把近十年的大小作文自己写一遍,然后再把自己一些不太好的表达用范文补充,改造一些属于自己的句子,这是对水平处于中上的同学的建议,水平有限的同学还是可以先去背一些现成的东西,一定要重复背,每天要学那么多东西,遗忘是 很正常的,不要气馁,重复多了就好了。
数学三:我的数学不是特别好,两次考研都是120分。用过很多资料,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课,给大家推荐一下我自己感觉还不错的。高数部分,能静下心学习的去听听武忠祥老师的课,没有梗,没有笑话,只有一个从教30年的老教师的孜孜教导,隔着屏幕我都觉得自己能感觉到老师的专注和认真。
还有和他一个团队的线代王李永乐老师,讲的真的非常棒,资料用他们配套的那本红色讲义就可以。讲概率论的王式安老师给我的感觉是板书很乱,内容的连贯性也不是很好。提一个自己的总结,有人前期用高数十八讲,后期还再做复习全书,非常不推荐这种做法,两本书各读两遍的效果绝对小于一本书读四遍,资料在精不在多。说 一下我二战用的书,高数讲义+线代讲义+李林180题+李林四套卷六套卷+合工大共创超越模拟卷+数学一和数学三近十年真题+87年以来数学三部分真题,概率论和我的专业课有重叠的范围,两科放在一起学的。
五、考研复试
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采用的是网络复试的形式。我们4月30号收到复试名单,一共是69人,最后录取49人,有一人放弃复试,未参加。5月9号进行外语口语测试,自我介绍加口头提问,规定的时间是每人7分钟,其中自我介绍占3分钟,总分30分,最高分29.8,最低分23.2,不设最低分数线,但是必须参加,问题主要就是两个,为什么来大工和读研的计划,答的内容少时间不够就问两个,时间够那就一个问题。
5月14号进行综合面试,第一部分是综合素质能力考核,具体流程就是一个口头自我介绍,重点介绍一下你的本科经历和科研情 况,然后老师进行相应的提问,满分100分,低于60分复试不合格。第二部分是专业素质能力考核,盲抽一个号码,里面是三道题,三选二进行作答,然后老师进行相应提问,先拓展你抽到的问题,然后再问一些其他的,基本都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题,满分200分,低于120分复试不合格,复试总成绩低于200分不予录取。
复试大家主要看浙大第四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好,往年是笔试专业课,今年没法笔算就考的偏概念了,我抽到的问题,一道是连续变量独立的定义,引申问到离散变量独立定义。一道是方差的期望。自由提问过程:随机样本、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方差存在期望一定存在吗。差不多就是这些,都是挺基本的问题。
复试没有拉开差距,基本上被刷下去的还是初试排名靠后的,但这是今年的情况,复试总分极差三十分左右,去年是六十左右,比较来说今年逆风翻盘的可能性很小。2021考研的同学可以参考2019及以前的复试经验。
以上就是我的初复试经验分享,希望能为你 提供到一些帮助,祝你一战成硕。
焕发网(https://www.hf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医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的相关内容。
(1)传统意义上的医学类专业包括 临床医学,即你在医院看病时遇到那些医生他们都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全科医学,现在国家医疗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加强基层医师特别是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国家政策理论上是想让全科专业向西方国家的医疗制度靠拢,毕业后做基层的家庭医生、全科保健医生等,负责在社区医院处理常见疾病及初步处理复杂疑难疾病并负责将病人转诊至上级医院,然而现实中全科医学毕业后也可以留在大医院从事与临床专业相同的工作; 口腔医学,毕业后从事且只能从事口腔科工作;而上述临床和全科专业是不能从事口腔工作的;部分医学院有专门的妇产科专业(方向),培养方向即教学侧重点为妇产科,但毕业后能不能跨专业工作我就不知道了;中医专业,顾名思义;中西医结合,虽然有西医在里面,但据我几位中西医专业的同事说还是以中医为主,西医基础很薄弱;理论上中医专业工作后是不能按西医那一套看病的,至少是不能做西医手术的(中医正骨什么的除外),但是现实中管的不严。中西医结合好像可以开西药做西医手术;医学检验,简单的说去医院看门诊在化验室给你抽血化验的就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医学影像,给你拍X片、CT片、MRI等等的医生。(2) 广义的,医学类专业还可以包括: 预防医学,卫生局、疾控中心里负责流行病调查等等工作,说实话由于鄙人当年学艺不精预防医学这门课其实至今也没搞懂是干嘛用的;临床药学,医院药房或院外各种药店里给你拿药的医生;请注意:临床药学毕业后大多可以第一选择到医院药房工作,而大学招生目录上的那些制药工程、临床药理、药物学等等大多第一选择是制药公司或者研究所,这些专业是不符合大多数人对医学专业的预期的。最简单的例子,医生的学位证属于医学专业,学士服垂布饰边是白色的,大多数药学专业属于工科,学士服垂布饰边是黄色的;康复医学,医院康复科;护理学,护师(护士)。 (3)再扩大范围,医学类还可以包括: 在今年的就业形势的大环境下,本来就业率就不高的医学类专业(这里主要指我之前所说传统意义上的医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如果只看统计数字,医学类就业其实还是可以的,但要想找到一份符合预期的工作恐怕是不容易的。比如,我所在的民办非营利三级乙等医院,绝大多数部门招新都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而我所在的这个二线省会城市,各大三甲医院基本都要求博士学历以及(据说)可靠的关系。 临床、全科、中医、中西、影像、检验这些一般首选都是去医院的相应部门,比如临床和全科专业可以去临床各科室和功能科室(心电图、B超等);中医专业可以去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做医生,或者去中医院,中西医专业综合医院的非中医专业也可以去,但是几率不大;影像检验当然是影像科和检验科了(respectively,不是both)。当然这些专业也可以留校当讲师,检验专业(其他专业也可以,只是比较少见)还可以去各研究所。护理专业毕业后做护士,康复医学专业可以去医院的康复科,或者各种健身保健机构。 其他我所列举的专业就业情况其实我不是很了解,我就不误导了。 填报志愿的一般性建议,比如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充分做好人生规划等等就不在这里说了。对于医学专业,我主要说说我了解的临床相关的专业,首先要了解它和局外人所认为的是有很大差距的,最明显的就是收入和工作量,如果是冲着做医生能收红包拿回扣赚大钱而选择医学专业,请允许我先呵呵两声再劝你趁早改志愿。如果纯粹是自己的兴趣,什么对医学事业的憧憬和热爱、对人类健康事业的满腔热情等等,我要劝你先考虑清楚是不是非医学不可,有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专业,如果没有再考虑医学专业,因为真的学医苦,学医累,做医生更苦更累,在职业早期往往得不到很满意的报酬,并且当前医患关系每况愈下,真的不建议考生首选医学专业。 当然做医生肯定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工作相对稳定,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铁饭碗,不愁没饭吃。工作报酬随着年资的增加会有增加,当然同时也伴随着压力的增加。另外治病救人的心理满足没有经历过的人肯定是无法体会到的。 这段好像主要说了选择医学专业的好处和坏处了,貌似没有答到问题的关键。对于问题中的应该注意什么,我不知道这是指哪方面。如果说是特指高考考生选专业的话,医学类专业要求很好的记忆力,这一点文科生可能会比较好,但同时医学专业在学习早期的基础课程中会对生物和化学要求比较高,所以这两门课学的不好的考生我又不建议他们报考了。 再次强调,我对预防医学、医政管理、药学等专业并不太了解,以上就业等方面信息仅仅是针对临床医学这一个专业所说的。 以上就是焕发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焕发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焕发网:www.hfkaoyan.com浙大对非本专业学生考研有什么限制吗同学你好,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报考浙大在职研究生;汇学考研老师为您解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
考研跨专业调剂有什么限制吗?会有限制,这十种情况不能调剂:一.未过国家线1.B区没过,这种情况肯定是没法调剂的2.过了B区未过A区,可调剂B区,不可调A区3.总分过线,单科受限。(若专业课分数较高,可申请破格,但难度较大。)二.专硕调剂学硕一般而言专硕是不能调剂学硕的。(部分专硕由于公共课考的和学硕一样是可以调剂的)ps:学硕调剂专硕也
专升本考研有什么限制吗?专升本考研分为以下几种:1、普通专升本普通专升本属于国家高等教育,入学门槛高,但社会认可率也是最高的,学位证和本科一样,毕业证会注明会是专科起点(专升本)两年制学生。普通专升本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考研,也就是在大五的时候(3年专科+2年本科)以本科生身份报考研究生考试。点击查看专升本要考什么2、自考专升本自考专升本也叫“自考本科”,难度较大,需要十
广西师范大学专科考研有什么专业限制没有专业限制。根据查询大学生必备网显示,截止到2023年9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专科考研没有专业限制,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学业水平条件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这几个条件。广西师范大学2023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已公布?广西师范大学2023研究
考研可以跨专业考吗?会有什么限制条件?考研可以跨专业考吗?大家考研都遇到过需要跨考的情况,比如你大学四年学的是美术,报考的时候想选的法律,是否可以跨考,这要看学校,有的学校简章中声明可以,有的声明不可以,其他专业也是如此,详细解答,我们一起来看。一、考研可以跨专业考吗?考研可以跨专业考,但是难度比较大,其本身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且学校只是部分专业供跨专业,如果被跨考的专业专业性比
考研对高考日语有什么限制?高考日语专业一般没有什么限制,但有一些学校在高考日语报考大学时存在一些限制。1、一般来说,高考日语报考大学专业会有一小部分的限制,比如军事、国防、公共安全、部分语言类专业、中外合作专业会有限制,再就是,部分计算机、软件、对外经贸等专业,与英语相关性强的,考生应慎报。2、不过,高考日语报考大学限制与否在学校的《招生简章》中都会详细介绍。通常学校的招生
成人考研有什么条件限制吗?成人报考研究生方法如下:成人可以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考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在职研究生分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同等力学申硕,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同等力学申硕需要入学参加课修班学习,学习结束并顺利结业者,符合申硕资格的可进行申硕报名。12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报考条件:有本科毕业证书和学
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考博士么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同样的政策和规范,其学位证书具备同样法律影响力和同样法律效力,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是能够读博士的。但是,现阶段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可以读直博,而是必须考博士,或是在职读博。扩展资料研究生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仅限大陆地区)。(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024-09-08 01:37:10
2024-03-24 12:16:41
2024-03-20 19:33:44
2024-09-18 09:37:44
2024-09-16 06:25:48
2024-03-25 21: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