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12:40:17 | 焕发网
跨专业考研需要能够在一年时间里面完成学习任务,医学类专业会限制本科专业,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
跨专业考研难度
1、在为期一年的复习过程中,跨专业,而且从冷门跨到热门,或者跨到完全不相干的专业,比如原来学生物,要学金融,原来学医学,非要学管理、会计,这样面临的难度比较大,要学习的所有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不是你的基础能够在一年时间里面完成的。
2、选专业前要考虑清楚,要跨越这个专业,所选择是不是在就读大学里面,或者开始向往的专业、方向,如果确实是这样,然后再看看这个目标是不是有很高的难度。
3、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毕业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
4、不同的专业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学科思维,即这个专业的世界观。换专业最根本的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法学重证据重逻辑,必须要能够用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且逻辑严密;比如工科类专业的特点是答案确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故此跨专业需要做到对该专业的了解。
扩展资料:
跨专业考研注意事项
1、慎重选择:不熟悉专业试题的答题惯例,会莫名其妙丢掉不该丢的分。而且,笔试通过了,复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
2、审时度势:跨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标准:第一,热爱;第二,基于对自身才智和优势短处进行全面评估而做出的决定;第三,要自信,更要不怕苦不怕累。
3、报考准备:,4月份到5月份要定下最终要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之后按照学校列出的书目买全专业课教材。
参考资料来源:
焕发网(https://www.hf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想跨专业考研,跨考哪些专业比较适合呢?的相关内容。
跨考行政管理、金融学等专业比较适合。几个最适合跨考的专业有:
第一、行政管理
跨考这个专业的理由非常简单,社会的需求量大,而且报考门槛也不是太高,不管是后期考公务员还是 考事业单位 都是需要该专业。所以这就无形中给该专业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虽说考研难度因人而异,但由于行政管理是不需要考数学的,也就是变相的降低了跨专业考试难度。
第二、金融学
一般理工科的考生在跨考专业的时候会优先选择该专业,因为他们之前的学科在跨考该专业的时候有明显的优势。 逻辑思维 优势、 数学建模 能力,都是建立在 数学模型 之上,涉及理工科的基础知识。理工科背景在金融业的优势更多在于对 实体经济 更好的理解能力,毕竟实体经济大多是建立在物理、化学、IT的基础上的。 焕发网
第三、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个多学科交叉的 学科类别 ,除了营销类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还需要对相关的学科有所涉猎,金融、会计、政治、法律、军事、历史、地理、人文等。市场越来越专业化、细分化,更需要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人,所以也比较适合跨考专业。
第四、会计硕士
会计学专业 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专业性也较强,但相比类似的 金融学专业 ,它更偏向于一种“工具”,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金融那么深,因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对于经管类专业考生,抑或是本科阶段开设高数课程的考生来说, 跨专业考研 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第五、新闻硕士
新闻行业着力培养专家型的记者,需要各种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的毕业生。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在意与自己相关专业和行业报道的专业水准了。传统 新闻学 专业学生虽然新闻功底扎实,但缺乏跨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第六、法律硕士
最纯粹的跨专业考研专业。法律 硕士研究生 只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因此法律硕士可谓是最纯粹的跨专业考研专业。对于本科阶段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的理工类和经济类等专业的学生以及专业培养课程中没有包括数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法律硕士是不错的跨专业考研选择。同时,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而且非法学的考生专业课都是零基础,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直接打消了跨专业考生的最大顾虑。
第七、翻译硕士
翻译硕士除了需要语言和翻译两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国家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在遇到相关行业翻译时就具备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要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这就给复合专业背景的译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扩展资料:
选专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你要跨越这个专业,你所选择是不是你在大学里面,或者你从小就开始向往的专业、方向,如果确实是这样,我觉得这个目标还要去争取,然后再看看这个目标对你来说是不是有很高的难度。我觉得对我们来讲,文经类的专业,只要智商不低于100人的人,只要真正想干,我觉得你一定能够至少学会,虽然不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高手。因为那些东西大部分死记硬背就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有些东西需要靠一点天分。在一些理工类的顶尖专业方面,很多同学学一些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东西,你的目的是做生物研究,如果在这方面你的智商或者钻研精神不达到一定的深度,这些专业入门都很难,因为它要持续不断地滚动学习。我不是说重理轻文,因为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要说清楚,难免强调一下。但是文科学习的特性就是这样的,你可能背一段,不影响你对其他知识点的理解,如果理工科,任何一章学不会,后面的章节根本没有办法进行。
所以,是否跨专业方面,从原理层面,我给大家强调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第一你的主观意愿,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第二你所要根据你的意愿选择的目标,它的难度要求到底是不是你能够接受的范围。其实,究竟是跨是守,其实只要跟随心声、跟随意志,跨越自己,相信梦想就能被放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跨专业考研
以上就是焕发网为大家带来的跨专业考研的要求有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焕发网:www.hfkaoyan.com本科生跨专业考研有什么要求跨专业考研,一般而言并无特殊要求,具备报考资格的范围广泛。对于工科背景的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可考虑金融外贸等方向,就业时研究生学历成为关键考量因素,本科背景亦受关注,但核心在于个人能力。跨学科考研需注意以下几点:大部分大学对同等学历考生的跨专业或跨学科报考持有严格限制,约80%的学校对此设有限制。理科考生跨学科相对较为容易,尤其是跨向工学和
跨专业报考在职研究生有什么要求?很多人员对于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不太喜欢,想要通过在职研究生来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其实跨专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生在跨专业时也要注意很多,跨专业报考在职研究生有什么要求?首先,要知道自己跨专业报考在职研究生要求的课程是哪些,一般情况下,英语和政治都是必考的。好好准备自己跨专业考的课程是关键,一般没有老师给你讲,大都要自己学习。其次,自己感觉不行的话,最好
为什么有的人要跨专业考研?跨专业考研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兴趣驱动:有些学生对本科所学的专业并不感兴趣,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对其他领域有更浓厚的兴趣。跨专业考研可以让他们有机会重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2.职业规划:有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了明确的规划,而这个规划可能需要他们具备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跨专业考研可以帮助他们
跨学科考研难度大吗跨专业考研的要求有哪些一、什么是跨专业考研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二、跨学科考研难度大吗跨学科考研的难度主要有以下几点:1、专业基础低跨专业考生往往缺乏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因此在复习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他们需要与本专业
跨专业考研的要求1、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2、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
生物科学专业的要跨专业考研有什么好的选择?1、明确考研的目的,选择好合适的专业。毕竟是跨专业所以要加倍努力才行。2、生物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了动物生物学、
跨专业考研都有哪些要求呢?跨专业考研需要努力学习该专业的专业知识,认真备考。跨专业考研,就是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跨专业考研顾名思义,这个经常出现的词汇中,重要的是跨专业。考研是大学生或是已经工作的人,为求得自己的完善,或是为了规避严苛的社会竞争,选择的一种生活和学
跨专业考研,有哪些专业对非专业学生的要求不高法律硕士,法硕就是给跨专业的人士考的。法学专业的只能考取法学硕士。不难考,我寝室一个今年考上复旦法硕,他本科专业是学习生物的。从就业角度,考公务员或者是政府部门的职务都要求法律相关专业。你又是法律硕士,就业前景肯定是不错的。另附2008年法硕的学校排名:1北京大学(A++)无公费,难度极大,学费贵的惊人2人民大学(A++)无公费,难
2024-09-08 01:37:10
2024-03-24 12:16:41
2024-03-20 19:33:44
2024-09-18 09:37:44
2024-09-16 06:25:48
2024-03-25 21: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