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8 10:12:32 | 焕发网
大三、大四的时候,面临考证还是考研的选择,是很正常的,能够去思考这个问题的学生,说明是很在乎自己的未来,这是很好的一个表现。其实,
考证还是考研的选择,本质上就是一个就业还是继续升学的选择。
做这个决定很难、很纠结,但我建议还是要趁早做下决定,并且朝着自己的选择去努力,而不是犹犹豫豫,选择了又后悔,然后又选择又后悔,陷入到一个无穷无尽的怪圈中去,到毕业时发现自己一无所获,这是很划不来的。
我在大三的时候,也经历过这个选择。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真实经历。
一、基本情况介绍我的大学是中部某普通二本,比较一般,不是重点大学,本校没有研究生可读。我学的是文科专业,找工作的话,倾向国企、公考、事业单位、老师这些,想要稳定点的工作。
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上,不过英语很差。但自己的自制力可以,学习能力也还可以,能够静心学习。家庭条件一般,不过是独生子,父母年纪也不是很大,没有到需要我马上毕业就工作来赚钱养家糊口的地步。
二、利弊权衡不管是直接工作,还是考研,我都有过思考。
直接工作:家里条件一般,早就业,父母也可以早轻松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我这个专业能报考的职位都比较充裕,报考机会多,加上又是应届生,上岸机会也有。所以,可以把考公务员作为一个就业出路。然后在备考过程中,还可以准备下石化、石油、电网等大国企的招聘。通过这种广撒鱼的办法,进入一个稳定单位应该问题不大。
考研:读研之后,自己未来发展应该会更好。但自己英语底子比较差,如果考研,光是补英语就够累。加上学校也不是很突出,觉得上岸机会不是很大。从前三届的同专业录取情况来看,不是很理想,上岸率仅10%左右,考上211这种的几乎每年就是一到二人。不过,自己如果静下心来学习,也有可能考上。
三、最后的选择想了三天左右,我最后还是选择了直接就业。理由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想早点就业以减轻父母负担。二是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摆在这里,想要从双非晋升到211超级困难,而如果考一个同层次的学校,意义又不是很大。如果考研失败,再回过头准备考公务员或者考老师,时间又不足,最后搞得鸡飞蛋打。
所以,我在大三的时候就坚定地选择了直接就业。
选择确定下来之后,我就重点做了三件事。一个就是考证,由于本专业没什么资格证可以考,我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就去考了高中语文的教师资格证,顺利过关。二是在大三这年,做了一些实践项目,因为我们学校在一个比较小的城市,所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还有一些业界大公司的校园项目,我都想办法积极参与到。这样能给简历增加点色彩,最起码,让别人看到我还是很努力的。 焕发网
三是积极备考公务员。基本保持每天都有刷题,把做题感觉找准。当然,学习上也更用功了些,毕竟,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也是会看成绩单的。
最终,如我所愿,在一家央企招聘中顺利入围,回到父母身边工作。可以说,毕业就直接就业了。
四、建议对于“更愿意考证还是考研”的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改变,朝着自己的选择大步前进。 曾有身边同学,看到别人考研也去考,后来看到别人考公务员也去考,最后啥也没考上,工作也失去很多机会。
想继续深造就以考研为主,想早点进入社会工作那就把重心放在考证上,切不可一事两用,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注意事项:
在大学里,你如果有考研考证这样的想法,还是很值得鼓励肯定的,起码也可以体现出你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努力地在提升自己。有部分同学会同时准备考研和考证的,但是学长是不提倡这样的,毕竟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是有限的。
两者同时进行的话,可能效果不好。不但考研没考上,考证也考不下来,最后只会落得两手空空,还会让自己变得很累。因此,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去做了。
焕发网(https://www.hfkaoy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三是先考证还是先考研呢?两者的利弊分别有哪些呢?的相关内容。
无论是面临毕业的大四,还是时间尚算充裕的大三,都还要时刻被一个问题困扰:先考研还是先考证?在"考研"和"考证"间摇摆不定,不过源于对未来缺乏明确规划。
个人规划对于考研还是考证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自想要尽早参加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就先考证 ;如果希望有更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拿到研究生学历后找一 份工作岗位、薪资待遇更高的工作,那就直接备考研究生,需要考的证书在读研期间也可以考。
同样是为了将来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出路,考研或是考证,并不是只能择其一的选题。但具体的,还是要视情况而定,如果你的本科是所二流大学,想要通过跨校来改变命运,那么考研,对你而言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单纯是为了职场上升职加薪快人一步,那么通过一些高含金量证书包装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力、综合水平,也会是个好的选项。
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出选择,如果自己在大一大二时没有认真学习,以至于自己的专业基础较差,以这样的情况去备考研究生,那么复习起来难度很大,会很吃力,很难有较高的效率,如果你是这样的状态,可以选择先从相对简单的考证开始,在考证的同时也能复习到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很多人眼中,考研,是为了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和起薪。
同样,考证的目的,无非也是为了以后的出路。财政部曾公布过这样一则规划,预计到2020年,再培养5万名合格的国际化会计人才,而财会生多如牛毛,想要脱颖而出,一些高含金量会计资格认证,类似于ACCA,无疑是最好的加分项。
考研”和“考证”中,大学生不要徘徊太久,时间不等人。
可能当你考虑清楚了,别人已经考了一个资格证,也可能备考了一段时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样形成的,你原地不动,不代表别人没有往前走,纠结时间越长,差距就越大。
以上就是大三是先考证还是先考研呢?两者的利弊分别有哪些呢?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焕发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焕发网:www.hfkaoyan.com国家线先出还是自划线先出一般而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都会先于国家线而出,且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考研国家线总体上分为学术型复试分数线和专业学位类分数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术和专硕复试线。具有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划定分数线资格的高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初试的分数线,将划定的分数线上报教育部备案,而不用参考
考研先出分还是国家线考研先出个人分数线还是国家线?一般来说,个人分数线会先于国家线发布,考生可初步了解能否进入复试。国家线仅是最低要求,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同,考生即使过了国家线,也不能掉以轻心。考研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包含英语考试和专业课考试,面试则涉及英语口语测试和导师专业课面询。考生需提前了解各院校具体要求,做好充分准备。体检环节也可能存在
考研先出分数还是先出国家线其是先出分数,然后再出国家线。考研成绩一般会在2月中下旬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成绩判断自己是否有可能达到国家线,是否有资格进入复试。而国家线则会在3月中旬公布,它是考生进入复试的重要依据,也是考生最终能否被录取的关键。因此,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复习和准备工作,以应对接下来的考研复试。是考研成绩先出?还是国家分数线先出?学校呢什么时候出?能看到竞争对
研究生选学校还是专业研究生选专业。对于一些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如理工科类,技术类等,考研可以先选择专业,再选择学校及其他,综合考虑再做选择。比较注重毕业院校,考研可以先选择学校。选择学校可以看它的综合实力,看它是双一流,985,还是211。更重要的是学校所在的城市。1、优先选择院校一般会挑选自己喜欢的院校,院校的实力比本科学校好。好学校的平台比较高,对应的学历水平更高,
如何判断先复试还是先调剂?【导读】我们知道,现阶段我们要做的准备考研复试和调剂,但是在进行准备的时候,很多考生不知道两者应该如何权衡,如何判断先复试还是先调剂?今天就把复试和调剂优先级判断的方法告诉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做出选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如果你成绩比较理想,并且排名比较靠前,那么就应该以考研复试为主,调剂只需要关注校内调剂、优质院校调剂的有关资讯即可。2、如果你
如果以交互设计师为目标,应该先跨专业考研还是找工作呢?首先,是否了解过交互设计师这个岗位。有没有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前辈深入了解过这个职位呢。有时候,我们选择职业,太过于轻率,比如有人看到写作,以为只要每天写写画画,就能够赚钱,以为很轻松。实际上这份工作有多辛苦,只有内行人才知道。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建议先了解这份工作每天要做的事,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哪些能力,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最好向
研究生选学校还是专业研究生选专业。对于一些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如理工科类,技术类等,考研可以先选择专业,再选择学校及其他,综合考虑再做选择。比较注重毕业院校,考研可以先选择学校。选择学校可以看它的综合实力,看它是双一流,985,还是211。更重要的是学校所在的城市。1、优先选择院校一般会挑选自己喜欢的院校,院校的实力比本科学校好。好学校的平台比较高,对应的学历水平更高,
二本大学和三本大学有哪些区别呢?亚洲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体现在概念、学费、社会认可度等方面。1、概念上的区别一本大学大部分是部委直属大学或者“211工程”大学,或者是985大学,也是高考第一批录取的大学,属于“公办范畴”。二本大学多为省属大学或者非“211工程”大学,是高考中第二批录取的大学。三本大学主要是指“独立学院本科院校”等,是“公办民助范畴”的大学。2、学
2024-12-22 10:06:44
2024-03-07 18:04:15
2024-12-29 10:53:29
2024-12-19 22:47:28
2024-12-01 08:19:55
2024-11-11 08: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