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校信息 > 正文

中南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中南大学2023招生信息

2023-08-02 14:20:39 | 焕发网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招生1026名左右)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中医药 人才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基本临床诊疗技术, 能独立、规 范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 病的诊治工作, 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或临床教学工作能力的临床医师。

二、培养类型及所在校区

l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以 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 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 学生毕业时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型学位; 在招生专业目录中, 专业代码以 " 1001" 或 " 1002" 或 " 1003" 或 " 1005" 或 " 1006" 或 " 1007"或 " 1008" 或 " 1011" 或 " 0305" 开头的专业均培养此类型硕士研究生。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以 培养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医学、电子信息、医药 食品开 发、管理等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 学 生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 在招生专业目录中, 专业代码以" 1057" 口 " 1051" t1 "1052" t1 "1054" t1 "1252" "0854"" 0860" 开头的专业均培养此类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集中在含消校区授课或远程网络授课,医学临床类专业学位主要在各附属医院或非直属附属医院培养。

三、学制、学习方式

l 、学制三年, 最长学习年限( 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不得超过 5年。

2、全日制全脱产学习四、招生规模

我校 2023 年拟招生规模为 1026 名, 其中包含八年制转段计划180 人以及拟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 实际招生人数 以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

五、报考条件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品德良好, 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1 )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 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 9 月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 2 )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即往届生本科毕业生)。

( 3 ) 同等学力考生: 心 获得回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 从 事相关专业工作 2 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 2023 年 9 月 1 El , 下同) 或 2 年以上, 达到与大 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 4 )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 5 )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 单位同意。

5、报考专业资格要求 :

( 1 ) 报考攻读中医硕 士专业学位( 专业代码 前四位为 " 10 57"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专业代码前四位 为 " 1051 " ) 、口腔医学(专业代码前四位为 " 10 52" ) 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统招 5 年全日制本科(不包括专升本和专接本)的医学对应专业背景(不含药学、中药学、医学技术等非临床类专业).巳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正 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上述专业专业学位 研究生。

( 2 )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专业代码前四位为 " 12 52" ) 硕士研究生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 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 ,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 , 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 人员; 或巳获硕士学位 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 3 ) 报考攻读护理专业(专业代码前四位为 " 1054 " ) 硕士研究生, 要求全日制大学护理类专业本科毕业 , 且通过国家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或具有注册护士执照, 不接受高职高专或本科结业生等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注:各专业报考资格婴求详见招生当年专业目录。

6、报考“ 退役大学生士兵” 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 应为高校 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 ,且符合 我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报 考条件者( " 高校学生” 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 第

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 、在校生和入学新 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 生和入学新 生, 下同)。

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 等相关信息。

7、符合下列条件的, 可报名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

(1 ) 符合“ 五、报考条件” 中第 1、2、3 各项要求。

( 2 ) 大学本科毕业后, 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满四年以上 ( 2019 年 9 月 1 日前参加工作)。

( 3 ) 政治思想表现好, 业务优秀, 巳发表过研究论文(学术报告)或已成为工作单位的业务骨于。

( 4 ) 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 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冢推荐, 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注: 单独考试拟招生 4 人, 我校学术学位的部分学科、专业可进行单独考试的招生。

8、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我校大部分学科专业(含专业学位)均可接收不同数量的推荐免 试攻读研究生。欢迎获得考生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 毕业生, 与我校研招办联系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事宜。有意向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 网址: ht t p: / / yz. chs i . com. c n/ mt ) 填报志愿并参加我

校组织的复试。我校对复试合格的推免生发出拟录取的通知, 考生需在推免生公示系统中网报和网上缴费,不再在统考生网报中报名和缴费,未 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详情请浏览我校研究生院主页硕士生招生信息 ( ht t p: / h四 w. hnct cm. e du. cn/ y jsc/ ) 。

根据教育部政策, 长学制 ( 5+3 八 年制) 学生也须经推免系统完成转段程序, 接收为本校研究生, 详情请浏览我校研究生院主页硕士生招生信息 ( ht t p: / hV\叭 v. hnct cm. edu. cn/ yj sc/ ) 。

注: 巳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六、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信息确认两个阶段。

l 、网上报名:

( 1 ) 报名时间: 2022 年 10 月 5 日至 25 日 ( 9: 00- 22: 00) ,

预报名: 2022 年 9 月 24 日至 27 日 ( 9: 00- 22: 00) 。考生的报考费请按照各省规定通过网上缴纳或信息确认时缴纳。

( 2 ) 报名网址: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公网网址

ht t p: / / yz. chs i . com. en, 教育网址 ht t p: / / yz. chs i . cn/ 。

2、信息确认( 网上确认):见 http://yjsy.hnucm.edu.cn/info/1093/4403.htm

七、考试科目

1、初试科目:

( 1) 全 国统考科目:

思想政治理论 ( 100 分)、英语(一) (1 00 分)、管理类综合能力 ( 200 分) 、英语(二) ( 100 分); 数 学(二) ( 150 分);

综合科目 ( 300 分,临 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 综合能力(西医)); 心 理学专业基础 ( 300 分)。综合科目涵盖课程如下:

(i) 临 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请参考教育部[临床医学综合 能力(中医)]指定考试大纲。

@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请参考教育部[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指定考试大纲。

@ 心理学专业基础: 请参考教育部[心理学专业基础]指定考试

大纲。

( 2 ) 学校命题科目:

中医综 合 ( 300) 、西医综 合 ( 300) 、中药综合 ( 300 分)、药学综合(自命题) ( 300 分)、护理综合 ( 300 分)、口腔综合 ( 300 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 150 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 150 分)、生物化学 ( 150 分)、分析化学 (1 50 分)、C 语言程序设计 ( 150 分)。自命题的综合科目涵盖课程如下:

CD 中医综合 : 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方剂学 、中药学。

® 西医综合: 含生理学, 病理学, 生物化学 , 病理生理学, 医学免疫学, 微生物学。

G) 中药综合 : 含中药学、中药药理学 、分析化学。

@ 药学综合(自命题) : 含有机化学、药理学 、天然药物化学。

@ 护理综合: 含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 口腔综合 : 含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内科学、口腔颌 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自命题科目我校不指定教材版本 ,请参考 我校研究 生院网上公布的对应科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2. 复试

( 1 )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 、专业综合 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及方式由 我校自定 , 相关通知会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进行公布。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 , 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

( 2 ) 复试阶段将对参加复试考生进行资格 审查, 届时考生须出示学历学位证 书原件 及复印件(应届生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政审表、未通过学籍学历校验 的还须提供教育部学信 网下载的电 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等, 具体通知详见后期 我校公布的 复试方案。

( 3 ) 同等学力考生(请在报考备注信息中如实写明获得学历的

形式), 以及 2023 年 9 月 1 日前可毕业的成人教育 、自学考试与网络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还须按照一级学科加试大学本科 2 门主于课程 , 加试科目如下表:见 http://yjsy.hnucm.edu.cn/info/1093/4403.htm

八、考试时间

l 、初试时间: 2022 年 12 月 24 日— 25 日( 上午 8: 30- 11: 30,

下 午 14: 00- 17: 00) 。

2、 复试时间: 2023 年 4 月中旬左右, 复 试 时 间、地点、内容及方式等相关通知会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进行公布。

九、体检

考生在拟录取后须参加体检, 体 检 标 准 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标准(教 学 (2 003 ) 3 号) 执行, 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十、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复试成绩, 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以及档案(工作)单位现实表现材料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十一、学费标准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 机制的意见》 (财教 ( 2013 ) 19 号) 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 ( 2013 ) 887 号) 文件精神, 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 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必须交纳学费。我校学费标准按照

(湘发改价费 ( 2018 ) 99 号) :

1. 全 日 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8000 元/人.年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0000 元/人.年焕发网

3.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4000 元/人.年

4. 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12000 元/人.年。如在 2023 招生年度湖南省 出台新的文件,我校将作出相应调整,

收费标准以最新文件为准。

十二、住宿标准

我校研究生住宿一般为 4- 8 人间, 寝室均 装有空调, 具体住宿条件详询招生当年各培养单位; 收费标准请参见湖南省 物价局最新文 件。

十三、奖助政策

根据国家、省级有关政策及文件要求, 结合我校实际, 分别设立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 有关奖助学金的等级设立、奖励标准、覆盖范围以及实施管理办法等内容, 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十四、就业政策

1. 定向就业: 根据定向就业协议要求, 研究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2. 非定向就业:根据国家就业有关规定,研究生毕 业后自主择业。我校研 究生就业情况整 体较好, 就业率位于湖南省内 高校前列,

毕业生主要去向 为医疗 单位、高校、企事业单位。

十五、联系方式

如有疑难问题, 请电话或来信联系。联系人: 范老师

如在 2023 招生年度 国家出台新的 招生政策,我校将作出相应调整, 并及时予以公布。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

2022 年 9 月 15 日

原标题: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文章来源:http://yjsy.hnucm.edu.cn/info/1093/4403.htm

海南医学院2023考研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612《中医综合》

海南医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40题

中医诊断学20题

中药学35题

方剂学35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针灸学15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 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B型题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X型题 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二)精气、阴阳五行

1.精气学说

(1)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2.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4.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三)藏象

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气、血、津液

1.气

(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机”的概念及气的升降出入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5)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2.血

(1)血的概念及生成。

(2)血的功能及运行。

3.津液

(1)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脾、肺、肾及三焦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4.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2)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五)经络

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与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奇经八脉的含义、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六)病因与发病

1.病因

(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

(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淤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2.发病机制

(1)邪正与发病:邪气和正气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七)病机

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2.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3.阴阳失调病机

(1)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气血失常病机

(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

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场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内生“五邪”病机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7.经络病机

(1)经络病机的概念。

(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8.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的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2)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奇恒之腑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八)防治原则

1.预防

(1)未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则

(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概念和原则,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5)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7)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

二、中医诊断学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四诊、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4.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二)望诊

1.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2.望神:得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五色的主病,望色十法的内容。

4.望形体:强、弱、胖、瘦及常见畸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5.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6.望头面五官:头面与发、目、鼻、耳、口与唇、齿龈及咽喉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7.望躯体:颈项、胸胁、腹、背部、腰部及四肢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8.望二阴:前阴、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与临床意义。

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痈、疽、疔、疖等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11.望小儿食指络脉:望食指络脉的方法及常见食指络脉变化的临床意义。

12.望舌:舌诊的原理;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舌诊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其生理变异,望舌体(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及舌下络脉)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苔(苔质、苔色)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的临床意义,危重舌象诊法。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焕发网:www.hfkaoya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南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中南大学2023招生信息”相关推荐
中南民族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中南民族大学2023招生信息
中南民族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中南民族大学2023招生信息

中南民族大学2023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 中南民族大学2023年工商管理硕士招生简章一、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的体检标准。(四)考生学历或学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从毕业后到录取

2023-08-08 12:02:03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招生信息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招生信息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2023招生录取分数线本文主要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2023招生录取分数线的相关信息,对学校感兴趣,想要报考该校的同学请信息的阅读文章,若有其他有关该校的招生方面的信息可以直接咨询网站的在线老师,向他们进行咨询.一、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招生录取分数线学院全称: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学校代码:12661;成立于2002年6月,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确

2023-08-03 21:01:20
河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河南中医药大学2023招生信息
河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河南中医药大学2023招生信息

河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河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河南中医药大学在河南的招生计划1、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在河南2022年高考理科招生计划人数为187人;2、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

2023-08-06 22:56:26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招生信息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招生信息

考研报考条件|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 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2﹞3号)精神,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继续坚持安全稳定、坚持公平公正,科学选拔热爱祖国,热爱医药事业,德智体全面发展,能掌握本学科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创新

2023-08-07 18:38:33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招生信息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招生信息

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最新) 云南中医药大学简称云中,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往往我们都是通过云南中医药大学的招生简章,就能了解具体的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具体招生情况。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截止目前,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各

2023-08-09 15:19:57
云南中医学院2023年考研大纲 云南中医学院2023招生信息
云南中医学院2023年考研大纲 云南中医学院2023招生信息

2023年云南中医学院招生录取的分数是多少呢? 即将而来的2023年同学们都有了新的期盼,对于同学们来说,选择一所好的高校学习到有用的本领还有选择自己合适的专业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高校招生分数线一直以来就是大家关心的焦点,那么针对大家的疑问,小编收集了部分材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2023年云南中医学院招生录取的分数是多少呢? 一、云南中医学院2023年招生录取的分数线

2023-08-09 22:50:2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招生信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招生信息

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重庆预估招生录取分数线2023年重庆高考需要考多少分才能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文将为广大考生介绍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重庆的预估招生录取分数线,并整理了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计划人数,由于每年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受年份、专业、招生计划等因素影响,预估线和实际录取分数线将会有所误差,预估分数是根据已公布往年招生录取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故以下预估仅作为考生参

2023-08-04 04:31:5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招生信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招生信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学校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以下简称“招生工作”)顺利实施,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及各省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名称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英文译名为“CentralSou

2023-08-09 02:20:12